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800千伏的电压等级,它将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
刘振亚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和张国宝副主任的肯定和赞同。马凯强调,特高压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办法,并提出“在电力规划中要研究和考虑”。
中国是个一次能源和电力负荷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西部能源丰富,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煤炭资源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东部经济发达,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电力负荷集中在京广铁路以东地区。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负荷中心距离在500~2000公里左右。
然而,现有超高压输电技术无法满足未来电力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快电网发展和技术创新,通过更高电压等级电网的建设带动电力工业的结构优化、科学发展,满足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用几组数字说明特高压电网的优势:一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功率接近500万千瓦,约为500千伏线路的4~5倍;±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能力可达640万千瓦,是±500千伏线路的两倍多。同时特高压交流线路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可将最远送电距离延长3倍,而损耗只有500千伏线路的25%~40%。输送同样的功率,采用1000千伏线路输电与500千伏的线路相比,可节省60%的土地资源。
2004年12月27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扩大会议上,刘振亚系统阐述了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
他认为,建设特高压电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的根本保证,是提高电力工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国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培育和发展国家电力市场的重要条件,是电力工业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思路豁然明晰。
新思路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对建设特高压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积极支持。在前期研究、技术论证、设备国产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会议,统一部署,积极推动。
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电监会、中机联、中电联等部门也在研究和论证的诸多环节给予了支持和指导。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特高压由设想逐步变为现实。而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发展特高压电网无疑是在“搬运”能源的同时,主动肩负起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
论证:一次科学精神的引领
让专家们惊讶不已的是,会场上,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论证资料都厚达半米。充分的研究和严谨的求证成了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在中国是否有必要建设特高压电网?”“特高压电网的经济性如何?”“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否可行?”……
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传统的打破,总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注。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