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提交的《我国能源输送方式研究》报告,对特高压输电和输煤的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输电与输煤并举,当前优先发展输电的建议。 2005年6月3日,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线路建设和输变电设备国产化方案被列入这两年的国家能源工作要点。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中,要求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
特高压电网的发展思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实现了完美契合。
20个月的论证过程是寂寞和艰苦的。但正是这种历程,使得论证百炼成钢,臻于完美。
2006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了晋东南经南阳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批复强调,尽快研发、实施特高压输电技术很有必要。
“自主创新发展特高压,将面临许多新问题的考验。开工是电网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创新:攀登电网的珠穆朗玛
面对这一世界电网的“珠穆朗玛峰”,创新成为发展的主线,特高压将引领中国电网科技和电工设备制造水平共同迈上世界的颠峰……
2006年4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听到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赵遵廉介绍正在研发的1000千伏特高压技术时,频频点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用电量很大,应该采用和研发先进的技术。”
面对特高压,创新成为发展的主线,机遇相伴而行,而挑战也无处不在。
2005年4月26日,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原计划100人的研讨会,最终参加会议的代表超过260人。国际同行对中国特高压的热情超乎想像。
“这是一个很大的舞台”,一位美国专家的羡慕溢于言表。
因为特高压一直缺乏应用前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特高压研究的武汉高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万启发一直“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得知国家电网公司将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消息后,他难抑激动。
面对诸多亟待解决的世界级难题,国家电网公司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科技资源整合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其他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了近百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涵盖换流技术、设备技术、运行技术和建设工期等多个方面。
为了搞清在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电网的绝缘特性。万启发和他的团队多次来到青海和西藏进行试验。在空气稀薄的雪域高原,他们锲而不舍,忘我工作,在短期内完成试验,拿到了宝贵的数据。
2005年11月12日,刘振亚担任主编的《特高压电网》一书正式出版。《科技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该书填补了特高压技术研究领域专业论著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更高电压等级技术理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