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渡过嘉陵江,登上一江相隔的山头上俯瞰,滔滔江水环绕而过,站址宛如半岛。站在山头,知情的当地人感慨地说,这里地理环境特别好,上世纪60年代,国家曾在此勘测拟建火力发电站,但最终未能如愿。如今,核电站选址在此,老百姓都很支持。
“既要靠海,又要有山,还不能离居住区和工厂太近。特殊的运行方式和环境,使核电站的选址必须慎之又慎。”全程参与选址的核电专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李杰对记者说。选址和安全问题,是核电站建设必须首先考虑的主题。除此而外,靠江或者靠海,有水可以利用,也成为必需。 从20多个可能厂址中筛选出6个候选厂址,再从6个初步优选的厂址中选出4个,然后进行“四选二”比优,最后选定目前这个地方作为四川建设核电的首选厂址。可谓“优中选优,科学决策”。
2005年8月5日,是核电评审会的最后一天,蓬安、南部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下午4:30,经过地质、水文、气象、环评等资深核电专家两天时间7次“论剑”,核电厂址最终花落蓬安。“这是目前四川已评审的厂址中,经济和技术指标最好的。”赵洁如此评价。
南充沸腾了,蓬安成了不夜天!当晚,成千上万的人敲锣打鼓走上街头,像过节一样庆祝这一喜讯。
“除开增值税,两期工程建成后,税收将达到36亿多元,地方可实现税收10多亿元。到那时,蓬安县就可以跻身四川、全国前列。”县长邹平豪情展望。
慢工细活:“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安全环保:“已是一项成熟技术”
每一拨专家的到来,都会在蓬安县引起不小的震动。在厂址所在的小山村,记者问:“若建核电站,你们都要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愿意吗?”51岁的村民钟进勇打着“哈哈”说:“没得关系,为了国家和大家的利益嘛!”
自2006年初《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获国务院通过,核电发展进入国家意志后,夹杂着的朴素民意,也同样在这个小山村得到尽情表达。“厂址就是一种资源。”目前,厂址规划区内实现了“五无”,无布局工业项目,无发展经济类林木,无新上基建项目,无审批农民建房用地,无迁入人口,厂址保护完好。记者还看到,蓬安县城至厂址公路改造,新修进厂主干道等,也在快马加鞭。
“四川核电工作的重心是要争取列入全国规划‘大盘’。”李亚平说,国家电力规划院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内地核电厂址的调查报告,四川是接受调查的省份之一。“但究竟何时能确定,目前尚待国家的统一规划。”
即便如此,官方的推动和民间的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
2006年6月10日,中广核集团高级顾问曾文星率队专程赴四川及南充“进场”考察。“中广核集团只是其中的业主之一,大门还向四川企业和其它业主敞开,力争实现投资主体适当多元化。”李亚平坦言。
不仅于蓬安、南充,对整个四川而言,因为核电站而带来的多重效应将日益显现。这其中不仅包括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包括核电站安全和污染问题。
“核电站不是原子弹,核电站中的核物质含量只占4%左右,而原子弹中的核物质含量占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