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压转子仍采用亚临界机组用的30CrlMo1V钢锻件,高中压内缸和主汽阀采用9-12%Cr铸钢和锻钢,高中压叶片全部由三菱直接提供。依托工程虽然落实了,但真正需要研究的9^12%Cr钢转子等,连试验用料都难以搞到。
在这个阶段,我国火电设备制造技术至今没有明显进步,仍停留在300MW、600MW亚临界机组的水平上。而日本的25MPa、600/610℃、1050MW机组已在运行,法国的30.5MPa、582/600℃机组和德国的29MPa、600/625℃机组即将在今明年投运。 欧洲在20年以前,为实现600~620℃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制订了COST50、COST501计划,对12%Cr钢进行研究。1998年开始实施COST522计划,有15个国家参加,目标是30MPa、650℃超超临界机组材料。以西部丹麦电力公司为中心的欧洲总部于1998年开始进行37.5MPa、700℃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材料的研究,预计在2015年完成。德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实施MARCKODE2计划,对30MPa、700℃超超临界机组材料进行研究。日本政府也已开始进行35MPa、650℃超超临界机组材料的研究。
发电设备材料必须立足国内
我国是一个电力大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水平还相当落后,还不能独立制造超临界机组,而世界上超临界机组已经运行了近半个世纪;我国是一个产钢大国,钢材产量连续数年超亿吨,列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的发电设备材料还不能完全立足国内,亚临界机组材料的一些关键品种,如大口径管、特厚板等还只能依靠进口,超临界机组材料还没有研制规划,而世界上己经在研制蒸汽参数为37.5MPa、700℃的超超临界机组材料,这种现象是多么不相称。
我国在“九五”期间新增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3.16亿千瓦。其中火电约占75%。我国的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虽然居世界第二,但人均装机容量只有0.25千瓦,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经济发达国家的1/10~1/6。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9/2000》统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为4890美元,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为2950美元,中国只有800美元。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世界发达国家平均值的16%,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27%。由此可见,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国民经济需要长期快速发展。这必将带来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至少要翻二番以上。保守估计,到2025年要新增10亿千瓦的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以后还会继续增加,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市场,这样巨大的市场是决不能拱手让给国外的。占领这个市场,可以解决多少就业人员,可以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反之,国家要化巨资去进口发电设备。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必须立足国内。我国是多煤、少油气的国家,一次能源的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电力以火电为主,火电以煤电为主。电力的发展要走持续的,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发展效率高、污染小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提高火力发电机组效率的关键是提高蒸汽或燃气的参数,而提高参数的前提是要有能够在高参数下工作的性能稳定的材料。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作者:林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