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郭励弘在接受《国企》采访时透露,受上级部门的委托,他们曾参与了内陆核电站选址的论证考察工作,当年首推湖北,原因是湖北一次能源短缺最厉害。对此,湖南电力设计院核电专家吴惠全强调,湖南铁路不发达,煤炭储量少,而湖北和江西接受北煤方面都比湖南条件优越;湖北还有三峡水电站,水利优势比湖南强;运送大型的核电设备需要水路运输,湖北的核电站选址处离长江十几公里;湖南华容小墨山离长江只有一两公里,所以“湖南发展核电是最具优势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有核电投资建设资质的三大巨头—中核、中广核、中电投都选择了在湖南建设核电站。中电投、中核还明确提出,要在湖南建设内陆第一个核电站。
“第一”背后的涵义是什么?是否预示了内陆核电站建设将从湖南破冰?
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湖南人均装机容量仅相当于全国的58%,在全国排第26位,在中部六省排第4位;人均用电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在全国排第26位,在中部六省排第5位;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12位,在中部排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排第12位,在中部排第2位。在中部各省区,湖南的财政收入、经济总量仅次于河南。湖南有关专家认为,落后的电力供应和相对领先的经济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湖南无油少煤、铁路负担过重,发展核能这种清洁能源成了唯一的选择。中核集团相关人士说:“湖南只有发展核电这条路可以走。”
点的突破还是面的突破?
赢得四大电力巨头青睐的湖南,能否顺利拿下“第一”?目前恐怕还不能定论。湖南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证实,湖南核电项目并没有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而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准备上马的内陆核电项目,都没有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现在大家是要争取在“十二五”规划中立项。也就是说,不论各家前期筹备工作进展如何,没有国务院的首肯、国家发改委的核准,结局还是未知。
“现在各大公司在湖南核电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投入都已经上千万元。”湖南电力设计院核电专家吴惠全说。中电投湖南五凌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华容小墨山和桃源九龙山(8.52,0.08,0.95%)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投资逾8000万元。另有知情者透露,中核湖南桃花江项目的前期投入也超过了5000万元。
对于企业间的竞争,中电投五凌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核电站的建设不是点的突破,而是面的突破。”
和他看法相近的还有一位接近中核的人士。该人士指出:“国家对于发展核电的规划已经从‘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还提出了2020年的远景目标,内陆核电站建设也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再加上各省份对发展电力的迫切需要,内陆核电站是肯定会建的,而且应该不是上一个而是一批,很有可能是湖北一个、湖南一个、江西一个,大家同时开始建,谁最先建完,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陆首个核电站。”
但是,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表示:中电投的小墨山项目、中核的桃花江项目、中广核的桃源项目,大唐的湘阴、株洲项目绝无可能同时通过国家批准;湖南只能选一个项目报送国家发改委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