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后,煤电资本通过相互持股、参股或者控股等各种形式相互渗透,煤电资源可得到共享,既可以延伸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又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用煤价格和供应的稳定,减少供应环节的风险。同时,煤电联营也是电力行业竞争的必然趋势,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都是向上下游资源的争夺。
市场份额之争 华能集团一位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华能这次参股粤电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广东省电力市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日后如果粤电集团进一步改制,华能非常希望能增资控股。
而广东国资委刘富才则一再表示,广东省国资委作为股份制公司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出资人,在成熟时候,可考虑将高管任免权和经营业绩指标权授予董事会,这无疑给华能留下了不少争取空间。
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华能的如意算盘是最终控股粤电集团,同时引入神华参股,以粤电为平台,神华为后台,实现广东电力市场的寡头地位。不过,目前谈判各方对于具体入股的份额还存在争议。
事实上,受连续几年“电荒”的刺激,以及国资委加强国有资本向行业龙头集中的压力,五大发电厂近几年来都大张旗鼓的进军华南,作为本土的主力电力企业,粤电集团的发展压力正在逐步增大。
作为经济大省,过去几年广东在电力消费方面每年以15%-16%的增长率递增,广东省本地的发电企业主要有粤电集团、广州发展集团、深圳能源、汕头电力等,但是仍无法满足强劲的电力需求。2006年上半年,广东电力缺口最大达到了555万千瓦。近几年,广东省每年都会通过西电、三峡电、港电等渠道采购电力,以补充本省的需求。
然而,电力市场的火热行情极有可能在2007年发生逆转。
根据电力需求预测报告,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成效逐步显现,2007年我国用电增速将比2006年有所回落。随着大批电源项目建成投产,从2007年起,南方五省区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扭转。总体来看,全网电力供应在2007年一季度仍偏紧,二季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三季度开始总体平衡。
在此背景下,“通过发改委审批,兴建新电厂已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位业内人士说,因此几大电力企业都对广东省本土电力企业现有的资产和市场虎视眈眈,希望通过资本重组获得这一地区更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华能早在2003年就收购了深能源20%股权,而中国电力也于2006年8月7日收购了顺德五沙热电厂30%股权,长江电力则通过收购广州控股部分股权争夺广东发电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