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的电力供给,始终游走于短缺与过剩间。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的电力短缺期,至1986年,短缺超过了总发电量的20%。1997年,电力供需达到平衡。到了1999年,电力过剩10%。2002年再次出现电力短缺,2005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经历了电力短缺,为199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今年,电力供需大体平衡,但2007年电力过剩似乎成为定局。即便如此,电力投资仍热度不减,推动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旺盛。
中央政府从2003年开始发出警告,一方面出于经济过热隐虑;另一方面,中国需要更合理配置产业资源,保护日益遭受破坏的环境。而此时,内蒙古新丰电厂违规投资受到中央严厉惩治则寓意深刻。
不过矛盾在于,电力行业垄断色彩依旧明显,利润丰厚,蜂拥而入者当然很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特别对于资源大省,不发展电力难以摆脱产业末端之困。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电力过剩与短缺循环怪圈?该如何理顺电力投资体制之困?更进一步,如何打破垄断,使资源配置更高效率,全民享受电力竞争带来的福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诚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前亚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花旗集团亚太经济与市场分析部副总裁沈明高、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高级能源专家赵建平,纵论电力行业调控和电力改革,是为本期“天下论衡”。
1.电力调控
主持人:2003年,随着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部分行业出现盲目扩张,导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引发电力投资大热。于是自2004年,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叫停数十个新建项目。今年,为抑制整体经济过热,央行亦采取一系列紧缩措施。到目前为止,这一系列的电力调控措施,是否减缓了电力可能过剩的担忧?
林伯强:我认为这些调控措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即使大家基本上明确了2007年会出现电力过剩,但电力投资的热情依然存在。这次内蒙古新丰电厂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该厂起初是因为发生重大施工事故而引起关注,并被发现为明确叫停后却依然在建的电力项目,恐怕其他地方类似的违规项目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没有被重视而已。
赵建平:我认为中国目前对电力行业的调控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比如发改委通过核准制度或直接叫停一些电力项目,还是比较起作用的。据我所知,现在违规的新建电力项目很少,主要是一些投入了初期建设的项目不愿意停止,企业不愿意蒙受损失。根据有关方面的估计,今明两年的投产机组将达到高峰,随后会有所下降。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中,低效率,高污染的小机组比例已明显减少。而升息、紧缩信贷等宏观调控措施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毕竟电力没有一个成型的市场,垄断程度高,对于利率等反应不敏感。
沈明高:电力行业对加息不敏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现在我国流动性很充沛,加息只是一定程度上收缩银行贷款,但是很多大的国有电力公司可以通过发债、票据融资获得低成本的资金,除非目前的低市场利率也同时得到改变,否则投资增长速度很难降下来。当然这次加息跟以往有所不同,即长期贷款利率提高,可能会对中长期项目有所影响。第二,在垄断的情况下,决定一个项目上不上主要不是看成本,更关注的是是否存在潜在的电价上调的可能性,而地方政府更关心税收的增长。何况利率本身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工具,当它遇到电力这个垄断行业时,不可能有多大效果。所以电力行业不能只依靠经济手段调控,行政干预是必要的。而且依过去的经验来看还是比较有效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前一轮的短缺。但同时从较长时期来看,这种行政调控同时又是不成功的,过犹不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