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政府要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社会重视,创造市场需求,像重视“三农”问题一样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市场。 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光伏企业深受影响:订单减少,多晶硅价格下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也为光伏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机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也为光伏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光伏产品的成本下降。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外国政府可能不会再对光伏行业进行补贴,光伏市场可能面临萎缩。这种想法不是很全面。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更重要的影响是快速挤掉了行业之前的泡沫,尤其是带来了所有与光伏产品有关的原料产品价格的下降,比如硅料、钢材、水泥、设备等等,尤其是硅料的价格。
众所周知,硅料成本在光伏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据着最大的比重,过去两年,硅料价格一路上涨,价格失去理性,严重偏离生产成本,这是非常不正常的。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整个产业链不能协调均衡发展,另外一方面,也吸引了很多企业对多晶硅项目进行投资,其中有一小部分小企业忽视了环保,引发了外界对光伏行业这个本来是绿色能源行业的环保质疑,这对整个行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来讲不是很有利。
由于原料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光伏制造成本的下降速度超过了原有的预期,可能之前专家预测2010年甚至更远才能达到的成本目标,明年就会实现。
其次,成本下降促进光伏产品的应用。
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是,几乎所有的产品在跌价,但电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上涨。对光伏行业来说,更有关联性的指标是电价而不是油价。
有人说,油价下跌将影响光伏产品的普及,这种说法不正确。全世界用石油发电的毕竟是少数,除了夏威夷等少数地方,石油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动力燃料和工业用品。
一方面电价上涨的趋势不改,另一方面光伏产品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这种局面及其趋势将加快光伏产品的普及,之前预期的2015年才能达到的光伏发电每千瓦时1元的成本水平会提前两三年实现。
光伏发电成本降到每千瓦时1元或是1.5元是个什么概念呢?仅2007年年底欧洲一些国家的电价,如意大利、丹麦的电价就分别达到0.234欧元和0.245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元。因此,当光伏发电成本降到每千瓦时1元即使是1.5元,加上环保和电价不断上涨等因素考虑,就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
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煤、油、天然气),甚至只要比风能更低,那么国内的市场就会大规模启动。
最后,冬天过后,就将是光伏行业的春天。
任何行业的冬天都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否挺过冬天迎接春天。
LDK内部在很早的时候就召开了高层和中层的会议,宣布企业要“过冬”并且做出节俭经营的部署。应该说我们对冬天的到来做好了包括资金储备、制度配合以及心理承受等各个方面的充分准备。
截止到2008年10月底,赛维LDK确保至2009年的合同发货量总计为1.8吉瓦(GW),这一总量已经超过公司原有的计划产量。赛维LDK硅片工厂正在全负荷运转,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履行供应合同。目前赛维LDK拥有4.6亿美元健康稳定的现金储备以及拥有总计超过4.3亿美元未使用的信用担保额度。此外,赛维LDK市场客户分布比较合理,国内1/3,欧美1/3,其他地区1/3,这种布局有利于我们分散市场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赛维LDK甚至发现订单将出现上升趋势。原因在于,光伏电站为保证发电效率常与供应商签订25年到30年的质保期,一些小型的光伏生产商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失去订单,而世界级、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将会吸引更多的订单。
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硅片供应商,赛维的整个产能也只有1200兆瓦,仅仅相当于一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发电厂,而这种电厂在国内比比皆是,1年发的电甚至还不够赛维所在地新余的年用电量。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目标的提前实现,光伏行业的前景清晰可见。
来源: 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