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5248  添加时间:2008-12-9 【 打印此页
 
彭小峰:国际金融危机为光伏产业带来机遇

    目前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政府要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社会重视,创造市场需求,像重视“三农”问题一样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市场。

  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光伏企业深受影响:订单减少,多晶硅价格下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也为光伏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机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也为光伏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光伏产品的成本下降。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外国政府可能不会再对光伏行业进行补贴,光伏市场可能面临萎缩。这种想法不是很全面。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更重要的影响是快速挤掉了行业之前的泡沫,尤其是带来了所有与光伏产品有关的原料产品价格的下降,比如硅料、钢材、水泥、设备等等,尤其是硅料的价格。

  众所周知,硅料成本在光伏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据着最大的比重,过去两年,硅料价格一路上涨,价格失去理性,严重偏离生产成本,这是非常不正常的。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整个产业链不能协调均衡发展,另外一方面,也吸引了很多企业对多晶硅项目进行投资,其中有一小部分小企业忽视了环保,引发了外界对光伏行业这个本来是绿色能源行业的环保质疑,这对整个行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来讲不是很有利。

  由于原料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光伏制造成本的下降速度超过了原有的预期,可能之前专家预测2010年甚至更远才能达到的成本目标,明年就会实现。

  其次,成本下降促进光伏产品的应用。

  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是,几乎所有的产品在跌价,但电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上涨。对光伏行业来说,更有关联性的指标是电价而不是油价。

  有人说,油价下跌将影响光伏产品的普及,这种说法不正确。全世界用石油发电的毕竟是少数,除了夏威夷等少数地方,石油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动力燃料和工业用品。

  一方面电价上涨的趋势不改,另一方面光伏产品的成本在不断下降,这种局面及其趋势将加快光伏产品的普及,之前预期的2015年才能达到的光伏发电每千瓦时1元的成本水平会提前两三年实现。

  光伏发电成本降到每千瓦时1元或是1.5元是个什么概念呢?仅2007年年底欧洲一些国家的电价,如意大利、丹麦的电价就分别达到0.234欧元和0.245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元。因此,当光伏发电成本降到每千瓦时1元即使是1.5元,加上环保和电价不断上涨等因素考虑,就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

  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煤、油、天然气),甚至只要比风能更低,那么国内的市场就会大规模启动。

  最后,冬天过后,就将是光伏行业的春天。

  任何行业的冬天都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否挺过冬天迎接春天。

  LDK内部在很早的时候就召开了高层和中层的会议,宣布企业要“过冬”并且做出节俭经营的部署。应该说我们对冬天的到来做好了包括资金储备、制度配合以及心理承受等各个方面的充分准备。

  截止到2008年10月底,赛维LDK确保至2009年的合同发货量总计为1.8吉瓦(GW),这一总量已经超过公司原有的计划产量。赛维LDK硅片工厂正在全负荷运转,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履行供应合同。目前赛维LDK拥有4.6亿美元健康稳定的现金储备以及拥有总计超过4.3亿美元未使用的信用担保额度。此外,赛维LDK市场客户分布比较合理,国内1/3,欧美1/3,其他地区1/3,这种布局有利于我们分散市场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赛维LDK甚至发现订单将出现上升趋势。原因在于,光伏电站为保证发电效率常与供应商签订25年到30年的质保期,一些小型的光伏生产商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失去订单,而世界级、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将会吸引更多的订单。

  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硅片供应商,赛维的整个产能也只有1200兆瓦,仅仅相当于一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发电厂,而这种电厂在国内比比皆是,1年发的电甚至还不够赛维所在地新余的年用电量。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目标的提前实现,光伏行业的前景清晰可见。


来源: 中国电子报

  拉动国内需求形成规模效益

  但是,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纵观外国光伏市场成功的经验,光伏发电无一不是在政府鼓励与推动下发展壮大的。在我国,要使《可再生能源法》得到具体实施,更是需要政府的努力,确保政策到位,措施落实。目前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政府要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社会重视,创造市场需求。像重视“三农”问题一样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市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十分迫切。

  建立新能源专项发展基金。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用于保障财政补贴、价格补贴、贴息贷款、研发投入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落实。

  政策扶持。新能源产业目前在我国比较薄弱,仅靠市场自发性发展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使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扶持与补贴:一要完善配额制。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前提下,给光伏企业配额电力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每类行业以适当的比例利用新能源。二要实行政府采购和订购。政府办公大楼及公共设施率先使用光伏电力。

  加强宏观管理。新能源产业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必须加强综合能源战略管理,改变管理方面的部门分割、认识上的缺位和利益纠缠,统筹能源产业规划的制定,保证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开展市场预测和提供信息服务。

  第二,完善产业链,大力引进、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最大的一个困境是两头在外。从原料金属硅到具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了整条产业链,而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链中,中国恰恰缺失了开头的提纯技术和收尾的市场普及。

  由于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纯度多晶硅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导致它的价格一路飞涨。

  将金属硅提纯为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高纯度多晶硅,也就是光伏产业链中的上游,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尽管目前国内投入或准备投入这一行业的企业不少,但真正具有产业规模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很少。因此大力引进、支持、培育像赛维LDK这样既具有大规模又有最新技术并具备环保设施的多晶硅企业,并且在项目审批,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进程。

  完善光伏产业链,大力引进、支持、培育龙头企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调控是最有效的措施,只有政府为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这一行业。政府的支持,再加上一定的政府补贴,太阳能发电系统才有可能在中国进行推广普及。

  第三,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工艺水平,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多晶硅的成本约占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成本的70%,导致目前光电成本数倍于常规能源,这么高的价格很难在国内开拓市场。如果多晶硅的成本下降到总成本的20%,那么光伏发电的成本大概在每千瓦时1元。再考虑常规能源紧缺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以及治理环境成本因素,这样的价格绝对值得国家大力推广、普及光伏发电的应用。

  因此,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光电转化率、硅料的利用率和良品率。同时,实现多晶硅的国产化,使多晶硅的成本不断下降,才能让光伏发电应用在国内普及起来,发展壮大。当然这些主要依靠企业对自身技术、工艺水平进行持续改善,但政府的政策导向与扶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动力。

  光伏产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因技术障碍而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政府要大力加强光伏产业技术研发,发展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与信贷,像扶持软件产业一样来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壮大。

  第四,政府牵线搭桥,助推产学研体系的形成。

  光伏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专业人才紧缺,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婴儿期,这是制约光伏产业技术面的根本原因。因此,产学研体系,不仅是培养光伏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光伏技术与研发能力的迫切需要。

  因此,尽管目前经济形势严峻,但赛维LDK对发展前景仍然豪情满怀,信心十足。这主要因为我们在手的订单最多,我们的现金流非常充裕,我们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我们的设备与其他厂家相比在质量和价格上更有优势。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行业的强大都是要经过危机的历练,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要在数次危机中接受洗礼。任何一次危机也都会促进一个新行业的发展,如果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也会有新行业崛起的话,那我想,光伏行业一定是其中之一。

  过去半年来,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巨型企业都宣布加入太阳能光伏行业或扩大在光伏行业的投资,从美国的Intel、IBM、HP、GE到欧洲的博世、BP以及韩国的三星、现代、LG,我国台湾的联电,这些巨型企业的加入,无疑预示着光伏产业加速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来源: 中国电子报

 
来源(电气市场网:http://www.em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