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南火电企业重重困境的透视 2006年的冬天似乎来得很晚,但一来就气势汹汹,寒风凛冽。比气温更让人寒意顿生的是,在岁末时,从国家发改委传来消息,2007年,国家将摒弃以往的煤炭订货会形式,改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指导全国煤炭、电力企业实现真正的市场交易。这意味着,电煤价格管制将彻底放开,电煤涨价势在必然,煤炭企业再度迎来暖意融融的春天,而电力企业,特别是发电企业的严冬将无限期地延长下去。
水火结构特殊火电企业长期吃不饱
湖南是个缺煤少油、资源匮乏的省份。而特殊的区域和地理位置带给了湖南特殊的水火电结构体系。我省的水火结构比重为1:1,省政府响应国家提出环保生产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发水电,这一举措无可非议。于是,湖南发电企业集体靠天吃饭,在丰水期,水电尽量满负荷运行,火电只是作为水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的必要补充,小负荷、短时间运行;而在枯水期,水电难为无米之炊,火电往往全军出动,满负荷、长周期运行,担负着社会和国家的重任,出现了火电长峰长谷的运行状况,生产极不均匀。可以说,湖南火电充当的是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挥之即去,去之安然"的龙套角色。
湖南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意味着天公作美,雨季较丰较长,这样,湖南火电其实长期处于备用的状态,给水电调峰,负荷率普遍不高。能挑一百斤担子的火电往往只挑60斤,湖南火电长期吃不饱,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省份比较鲜见。对没能成为湖南发电主力军的火电企业,国家在环保、排污等指标的要求上,却和其他省份一视同仁,对先天不足、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来说,"负重加压,挑战极限"是个永恒而沉重的主题。
煤炭资源匮乏发电企业成案上羔羊
先看一组数据:
湖南省的煤炭资源总量为74亿吨,已探明的保有工业储量仅18.87亿吨,远景储量9.94亿吨;
2006年,全省煤炭生产4800万吨,省属国有煤矿800万吨,地方国有煤矿500万吨,乡镇煤矿3500万吨。按现在的生产规模计算,全省生产、在建利用保有资源储量可开采17年,可供规模开发的保有储量可开采5年;
全省煤炭探明储量的采储比例为1:73,高出全国水平1:771的10倍之多,煤炭开发的强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直处于超前消费状态;
目前,全省共有合法矿井2108处,矿井生产能力约5000~5500万吨/年。"十一五"期间,将对煤矿18处报废,年产量减少约75万吨。"十二五"期间,将对14处煤矿报废,年产量减少约182万吨;
这一组干巴巴的数据说明了几个现实:湖南是个资源比较贫乏、自给能力不足的省份;而由于近年来煤炭市场看好,省内煤窑大幅度开发,更导致了矿井服务年限的缩短;湖南煤炭的总体趋势造成了省内煤炭增长量与社会需求量的严重不匹配,全省火电所需煤炭量远远大于省内煤炭的供给量。这样,湖南的煤炭资源当仁不让地成了众多发电企业竞相争取的"香饽饽",省内煤炭奇货可居,而且价格居高不下。在这样一个供小于求的电煤博弈市场上,供方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发电企业都将在被动局面中泥足深陷,成为刀俎下的羔羊,听任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