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基金的构成上分析,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实际上相当于过去在煤炭主产省征收的能源基金,数额也大致相当。
至于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实际上大型煤炭企业一直在提取;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相当于煤矿现有第三产业和非煤产业发展基金。这两块基金国有煤炭企业不同程度上都在提留使用。只是这次国家在政策上明确:这两块经费要在税前征提、列入成本,专款专用。实际上减轻了煤炭生产企业的税收负担,对煤价不会有太大影响。 煤炭价格还要由市场说话
尽管煤炭“新政”可能刺激煤价,但煤炭业产能过剩阴云不散,使煤价上调的市场供求基础不牢。国家发改委宣布要警惕11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煤炭被列入特别关注的行业之一。
目前我国在建矿井进入产能大幅增长期,今年全国预计新增煤炭产能1.6亿吨至1.8亿吨。根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在建煤矿生产能力已近10亿吨,加上现有产能,全国煤炭产能已超30亿吨,远远大于“十一五”末26亿吨的预期煤炭需求量。
虽然国家正在推进“三年小煤矿整治”活动,今年内,一大批小煤矿面临关停,会减少一定产能。但总体来讲,今年煤炭供需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比较宽松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全面供应紧张,也不可能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政策影响,就是对煤炭出口提高关税,会进一步抑制出口,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被国家发改委高度关注的还有钢铁、汽车制造、电力等行业。这些行业与煤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上下游关系,国家产业政策对它们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调整,也会逐步减少煤炭需求量。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王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