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5月16日已创下每桶127美元的历史新高,在这一波国际油价飙升的行情中,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变得更为强大。随着全球光伏制造业向电价成本、环保成本、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中国光伏电池生产量已经跃居全球三强,目前在海外上市的国内光伏制造商已达到9家。2008年1季度,国内市值最大的硅片生产商江西赛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8%,净利润也大增103%。据报道,国内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商之一的无锡国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最近已经对外停止接受订单,原因是欧洲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需求过于火爆。但是,国内发展最快的只是光伏产业下游的组件封装、太阳能消费品生产等资金门槛和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而上游的多晶硅原材料基本依赖进口。 多晶硅严重短缺,大量进口,价格暴涨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光伏产业链上游需要的技术最高,成本也最大,门槛相对中下游要高得多。因此企业的分布呈金字塔形,上游企业数量比较少,越靠近下游越多。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最可靠、应用最广的太阳能电池,但是拉制单晶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以及昂贵的高纯石英坩锅,所以各国大量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中信建投研究所分析师殷亦峰认为,未来20年时间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仍将在国际太阳能电池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
硅材料占整个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目前多晶硅原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德国、日本、美国等7家主要生产商手中。由于技术和市场垄断的需要、扩产的滞后性等原因,多晶硅原材料生产量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光伏产业需求量的增长,这导致了自200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多晶硅原材料的持续紧缺。2001-2003年,国际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的销售价格大致在25美元/公斤的水平,2005年国际市场价格超过50美元/公斤,2006年超过100美元/公斤。据Solarworld资料,2007年全球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为2.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增速远低于太阳能电池片产量56%的增长。受此影响,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异常紧张,价格出现大幅飙升,现货市场价格涨到400美元/公斤以上,而且继续保持上涨趋势。
联合证券的光伏产业分析师杨军认为,多晶硅价格突破400美元,主要买家是国内太阳能硅片、电池片生产企业。由于国际主流硅料厂一再推迟新产能投产计划,短时期内,多晶硅短缺仍将是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2008、2009年硅料仍将供不应求。根据他的测算,至2010年,全球供给光伏产业的多晶硅量将达到7.4万吨,基本能够满足6.8万吨的需求,全球多晶硅供需有望达到新平衡。但是,在目前国际主流厂商还面临产能无法按期兑现的困境下,新进入者特别是中国新进入者能否按期开出新产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此,即使2010年全球多晶硅达到新供需平衡也是非常脆弱的平衡。
来源: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