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可以更加从容地推动进一步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同时,中国也可以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学习到有益的经验,避免未来经济的大起大落,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 ——有利于中国出口的稳定增长。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饱受房地产泡沫和通胀的困扰,现在看来,这两个风险的严重程度都在明显下降。2007年美国经济有可能以接近其潜力的水平增长,其真实GDP增长速度仅从2006年估计的3.3%略微放缓至2007年的2.8%;同样地,全球经济将可能保持3.4%的增长,略低于2006年的3.9%。在中国国内能够成功地启动消费之前,稳定的出口增长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压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对外国投资者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些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已经随着通胀和产出波幅的下降而降低,持续的低经济波动性增加了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尽管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中进行投资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在很多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看来,中国能够提供风险与投资回报相称的投资机会。
——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由于来自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的可能性较小,中国可以更加专注于国内的改革,特别是解决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这增加了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另外,鼓励消费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中国政府一方面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从生产型财政向消费型财政的转变。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潜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释放出来。从这种意义上说,未来五年将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成功与否将决定更长时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从容汇改赢得了时间。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可以避免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走软,减轻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的稳定成长可以普遍提升亚洲货币的币值,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汇改以来人民币弹性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未来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的风险,实际上起到了稳定中国国内经济的目的。外部经济越稳定,中国汇改的自主性就越大,汇改越有可能按照中国政府的日程表推进。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拖延实现人民币自由可兑换的借口,因为从长期来讲,人民币的适度快速升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从依赖外需向依靠内需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越平滑对中国经济同时也对整个世界经济越有利。
——国际经验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尽管在短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的推行还离不开行政支持,牺牲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换来更为广阔的改革空间。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降低经济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逐步培育市场基础设施,如建立统一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其他重要投入品和资源类产品的市场定价体系以及健全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可以推动宏观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过渡。
——中国是市场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中国的市场开放将逐渐从产品市场的开放过渡到金融市场的开放,而金融市场的开放带来的竞争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如果国际经验同样适用于中国,金融创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只有不断开放金融市场,才有可能使得中国有机会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作者分别为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和中国区经济学家。
来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