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下,汽车业正在重新回到“增产又增收”的轨道上来。日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在亚市信息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面回暖,车市已经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全面增长,增长动力由政策单轮驱动转变为政策与经济增长双轮驱动。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类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的陆续披露,中国车企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的答卷。在三季度产销两旺局面的帮助下,汽车业彻底扭转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在业绩的刺激下,各大上市车企股价不断走强,各大券商也纷纷调高了汽车类上市公司今年的利润水平。
10月产销超千万辆
尽管10月中国汽车产销的数字相比9月略低,但10月汽车产销仍超过120万辆,同比增长依旧迅猛。1-10月,汽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乘用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商用车累计产销超过去年全年,表现也比较出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10月,汽车产销1087.32万辆和1089.14万辆,同比增长36.23%和37.71%。乘用车产销812.86万辆和819.03万辆,同比增长42.41%和45.18%;商用车产销274.46万辆和270.11万辆,同比增长20.73%和19.14%。
徐长明认为,如果前半年汽车市场的增长完全取决于政策的刺激,那么从8月后,汽车市场的增长则完全是政策和经济增长下的双驱动。
事实上,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超过1200万辆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尽管一系列政策在前半年的刺激作用毋庸置疑,但如今的市场更多是经济增长下的带动。
“车市在没有政策的带动下本身也会增长,但幅度远没有那么大,今年的车市增长幅度那么大,一方面是去年产销的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是政策刺激和经济回暖下的双重效果。”徐长明说。
车企增产又增收
在汽车业产销推高之时,企业的业绩也开始出现惊人的增长。上海汽车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21.53%;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78.52%;每股收益0.607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78.52%。如果不考虑双龙计提减值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汽车实现净利润51.52亿元。“汽车企业增收主要取决于销量的增长和毛利率的大幅上升,这与今年车型销售的构成也不无关系。”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目前,车市上主要销售的车型中2.0升以上反而正在逐步放大份额。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告诉记者,亚市针对市场调查中,10月亚市交易数据中,政策受惠车辆和高档豪华车辆,比中级车交易更加活跃。“特别是11月前12天的交易量,比9月增长了0.3%,比10月增长了41.8%;交易额则比9月增长了13.7%,比10月增长了45.75%。”颜景辉认为,这种交易额增长超过交易量的增长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事实上,经销商的利润也得到了普遍增长,今年车市的火爆使得经销商信心越来越足。调查显示,80%以上的经销商认为今年下半年经营利润将会好于上半年,仅有5.3%认为今年下半年经营利润将会低于上半年。
今年汽车企业的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这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以F0和奥迪为例,奥迪车重仅比F0重300公斤,但在如此钢材价格低位下,300公斤的钢材成本并未增加多少,但利润却相差甚远。” 徐长明对此解释说。
车市期待政策延续
对于不断走高的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和消费信心的稳定,是今年汽车产销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如果刺激政策取消,2010年汽车市场的高增长态势将被阻隔。
虽然汽车产销两旺的势头仍会延续,但汽车业及消费者仍对明年的汽车政策感到担忧。据了解,目前部分紧俏车型即使现在订车,年底前也不能提车并搭载“减半”政策末班车,所以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持币待购,期待明年好政策。
颜景辉并不担心年底前出现集中冲量购买的情况,他认为,定单的逐步释放有利于明年汽车市场开门红。徐长明对此表示,如果政策取消,明年的形势目前很难判断,因为购车收入临界点又会移回原来的状态。同时还要考虑汽车产业下降影响宏观经济,进一步影响汽车工业,并形成恶性循环。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征集车企意见,以决定2010年的政策落点,但各政府部门的联合讨论还并未展开。国内各主流车企则普遍对2010年车市表示乐观预期,认为无论排量底线如何调整,来自政策上的支持仍将在2010年继续推动车市快速前进。
不过,在经销商处并不期望政策的尽早出台。“明年政策的不明朗,对汽车的价格有稳定的作用,目前有超过6成的经销商认为车价在年底前还会上升,同时在年底前,消费者疯狂购车的场面还会重演。”一位亚市的经销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