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种种考虑,应该说,与目前拥有特高压的国家相比,中国更有建设特高压的可能和潜力。
“特高压”电网作为一个争论焦点,不在于其投资巨大,而在于它被众多专家提到了强化垄断从而与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相悖的高度。一些专家认为,“特高压”可以从技术上形成垄断壁垒,达到全国一张网、巩固和强化全国垄断的目的。这对“特高压”的作用可能估计过高,除非有技术上的可能性使全国一张网变成行政上的不可分。电网是国家的,只要国家愿意,什么时候拆,以何种方式拆,都是政府的决策。过去能拆开国家电力公司,今后还能拆开任何与市场改革相悖的企业。改革前的原国家电力公司除了负责全国电网,同时还拥有占全国近50%的发电装机容量。无论如何巩固和强化,国网公司都不会有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势力。更何况,电力的输、配、售分开是电力改革的目标。形成全国一张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其尚未形成之日,输配应当已经分开。 中国地域宽广,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情况很不相同,因而在能源供应模式上不能搞“一刀切”。长距离输煤和长距离输电这两大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利弊可能很不相同,能源供应应当切合实际,输煤和输电相结合。应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统筹特高压的发展空间和铁路运输线发展能力。因此,关于目前特高压电网建设,应当少一些猜测性的争论,多一些扎扎实实的研究,例如,今后中长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不是需要特高压电网去满足?是否能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效率?煤与电的输送是怎样一个比例关系?
据估计,中国特高压电网投资可达4060多亿元,配套动态投资将达8000多亿元,相当于两至三个长江三峡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投入几千亿元的项目,三峡工程的论证经验值得借鉴。项目可行与否不能单凭国网公司的可行性报告,因为它主要从项目本身的财务回报而不是整个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况且其中很多假定还有待于比较中立的推敲。
在现阶段,国网公司不应当把过多精力放在特高压上,因为特高压没有那么迫切,2004年我国跨省、跨区的电量交换不到全国总发电量的5.4%。此外,特高压电网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等方面,意见还很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讨论。形成全国一张网是一个未经检验的规划,目前争论的许多问题只能在特高压试点运行的实践中发现、检验和解决。今年是中国电力供需形势由短缺走向供需平衡的“拐点”,在新的供需形势下,国家电力供应安全的焦点由电源转向电网。在最近三四年中,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近一倍,电网投资明显滞后,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这个环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电力改革进程关系重大。解决电网投资不足的办法是增加电网投资,需要在建设、改造,加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以及需求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努力。电力行业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快速增长。电网不能出大事故,一旦发生,除了影响经济增长,电力改革进程可能为此要倒退好几年。短缺的时候,解决短缺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改革是次要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能源效率也是次要的。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
来源:要闻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