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全球风能展望2010》报告。报告显示风能到2020年可满足全球12%的电力需求,在2030年更可达至22%。 《全球风能展望2010》报告指出,风能能够在减少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满足全球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报告预期全球的风能装机容量到2020年可达10亿千瓦,从而可避免每年1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哥本哈根协议”中发达国家所作的2020年减排承诺的50-75%。而到2030年,通过全球预期将达23亿千瓦的风能装机容量,更可避免总计340亿吨的碳排放。
“风能可以为全球电力供应作出巨大贡献,并促进电力行业走向低碳,但前提是各国政府要有足够的政治决心。”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苏思樵(Steve Sawyer)说:“风能技术既可以真正及时地应对气候挑战,更是保护地球环境迫切需要的能源革命,因此给各国政府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
除了其环境友好的优点以外,风能产业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为当前的60万名“绿领”提供直接和间接工作。报告预计到2030年,风能产业将为全球提供超过300万份工作。
“在2010年,全球平均每30分钟就安装一台机组,而每三台安装好的机组里,就有一台在中国。” 绿色和平国际可再生能源总监Sven Teske说。“到2030年,风能市场规模将会是今天的3倍,所需投资规模达到2020亿欧元。我们届时将看到全球每7分钟就树起一台新的风力发电机。”
这份报告在201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召开前在北京发布。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基地。直至2009年年底,中国国内的风能装机容量有2500万千瓦。《全球风能展望2010》预测,中国国内的风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现在的10倍。
在很多国家,风能已经成为主流的电力来源,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有75个国家采用。“有意思的是,绝大部分的风能产业增长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以外”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Klaus Rave说,“2030年之前,我们预期全球一半以上的风电场会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