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赞助商: 睿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电气火灾探测器、智能数显电测表、多功能电力监测仪、可编程智能仪表。。。
注册会员 | 市场助手 | 广告交换
 
销售中心 热卖产品 公司大全 产品库 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 供求信息
高级搜索 所有分类 推荐产品 [ 订购热线:0577-62767812 咨询:Em39_com@yahoo.com.cn ]
 
 行业资讯 【 字体: 】【进入打印页】【关闭
军品市场进一步开放

媒体合作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www.em39.com
中国电机维修网
---电机维修技术中心
www.djwxw.com
上海来宏电气有限公司
电话:13588910177
电话:0577-62737106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远东路828号2幢
专业生产LQA、LHQA、LHQB不锈钢扎带工具,并对外提供OEM加工。
温州拓展培训网
温州拓展培训网
www.wztzh.com
淘宝网综合频道

淘宝网综合频道


欢迎合作
邮箱:laihongcn@163.com
我们的资料: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http://www.em39.com

 
发布日期:[2008-10-20]    共阅[1873]次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EM39.com]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军”“民”融合激发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18日表示,将健全国家层面的军民结合促进机制,进一步开放军品市场;同时,建立军品的市场退出机制,将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企业淘汰出局,最终的目标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融入国家工业化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军工行业打破垄断加速进行。在扩大军工企业经营自主性的同时,“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投入产出、成本核算”将成为军工企业未来发展的主题词。

  市场化主导未来发展

  李毅中在国防科工局考察工作时提出,要“积极探索军民结合的市场化途径,支持进一步开放军品市场。完善军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具备条件的民用企事业单位可以公平合法地进入军品市场,壮大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时,建立军品的市场退出机制,将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企业淘汰出局。”

  业内人士称,上述表态给军工企业“敲响了警钟”,警示其“不要盲目乐观”,军工行业必须打破垄断,实现“优胜劣汰”,强化“成本核算”,真正融入到国家工业化的体系中来。

  李毅中表示,要积极推进军民用高技术双向转移,大力拓展军转民、民参军的渠道;加快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规划,制定鼓励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辐射,引导和带动民用先进技术转移进入军用领域。

  他还特别指出,军工行业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国防科工局“要创新工作方式,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不走老路;落实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

  这也意味着,作为军工科研生产的主管部门,国家国防科工局将主要定位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军工企业经营活动的自主性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民参军”再现曙光

  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传统军工研制长期垄断带来的种种弊端,决策层双管齐下:一方面是号召“军转民”,另一方面是允许“民参军”。2005年,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批准非公企业进入五大领域的《36条》,明确提出允许民企进入国防科技领域。而去年8月2日,国防科工委印发的《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军工企业合作,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从此,民企不仅在机制上给包括航天在内的军工企业注入了活力,还对在高科技领域赶超世界强国起到多种重要作用。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姜鲁鸣曾表示,目前民营经济在基础条件尤其是技术条件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为研制生产现代信息化武器装备提供支撑的能力。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民用经济在高科技的某些领域,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等方面已经超过军工部门,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不断提高。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的国防预算是3509.21亿元,其中装备费用约占三分之一。有大炮,也有黄油——中国的军工产业充满了想象空间。

  蛋糕虽大,但吃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库桂生少将表示,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民营企业担负了军品生产任务。但“民参军”中的大部分是做核心军工企业的配套生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配套。民营企业的产品目前只处在三级、四级配套的层面,一级配套的产品还是由核心的国有军工企业完成。

  事实上,按照国防大学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沈志华的说法,“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通用性越强,非公有制经济介入的程度越深;反之,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差别性越大,非公有制经济介入的难度就越大。”

  业内人士称,李毅中的讲话再度为“民参军”定了调,有理由相信,未来军工行业将呈现出积极开放、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陆洲

所载文章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信息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首架国产飞机正式商业运营
本 篇:军品市场进一步开放─电气采购网(电器采购网)行业新闻中心
下一篇:我国首座太阳能大厦投入使用
 
【 字体: 】【进入打印页】【顶部】【关闭
   →热门新闻↑
电能紧缺渴望建核电站 四川潜能:核
哈电机:逐浪三峡 完胜右岸
过剩行业直接融资缺口有多大?
智能照明模块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我国发电设备材料必须立足国内
国内风能太阳能需求不足 90%以上
发改委酝酿价格改革结合环保 能源可
工业机器人未来市场存忧 产业三大痛
选择所属类目:
 最新供应信息>>更多  最新求购信息>>更多
【卖】
【卖】
【卖】
【卖】
【卖】
【买】
【买】
【买】
【买】
【买】
关于我们 | 信息发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合作信箱 | 企业招聘 | 违法信息举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电气市场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电话:18968909931 传真:0577-62711032 邮箱:em39.com@gmail.com
相关营业执照浙ICP备05082769号
最佳分辨率:1280×800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