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传出的消息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电力合作,不仅能够破解这一地区面临的能源瓶颈,投资总额超过千亿美元的电力开发还将大大增强中国—东盟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实力。 “技术实力”加“丰富资源”等于多国共赢
中国在电力装备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能够满足资金不足、迫切需要开发电力资源的东盟国家的能源需求。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赵希正说,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自主设计、自主创新、国产化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三峡右岸70万千瓦水电机组实现了自行成套,30万、60万千瓦火电机组参数性能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百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自主设计的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电站和空冷机组已经广泛使用……
东盟工程院院长李怡章认为,中国电力企业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具备在东盟电力市场上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李怡章说:“东盟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但缺少技术和购买技术设备的资金,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电力合作潜力十分巨大。”曾经多年从事电力水电资源开发研究的专家、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总裁陈润秋算了这样一笔账,中国水电装备和设计方面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同样标准的工程预算,只有欧美等国家的2/3,甚至一半,加上适当的电网布局,完全可以实现在一国开发水电,周边国家和地区都能受益的局面。
千亿美元市场“惠民”“富国”
来自越南方面统计数字表明,为保障2008年越南经济增长8.5%-9%,越南全年国内用电量需求达772亿千瓦时。2008年越南将新增功率为2200兆瓦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但全国电力仍供不应求,越南电力集团将继续向中国购电34亿千瓦时。
柬埔寨国内电力工业由24个相互孤立的小电力系统构成,相互之间没有联网,年人均用电量55千瓦时,全国电气化率只有15%,电力行业发展潜力大。
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有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几年,东盟电力需求将增加1000亿千瓦时,建设投资金额约2000亿美元,其中电力设备、电工产品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早在2001年,中国国内的电力企业集团就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力开拓东盟市场。如今,由中国承担援建任务的缅甸多个电站已建成投产,中国与泰国合作建设的景洪电站工作进展顺利。中国成达(Chengda)集团与广宁汪秘(UongBi)热电公司近日签订汪秘热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合同,热电厂的锅炉、涡轮机、发电机等设备全部从中国进口。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25届东盟国家能源部长会议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协调和推动大联网工作的实施,建立一个跨区域、跨国家的东盟大电网,电力建设和服务方面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认为,千亿美元的投资将为东盟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电力深度合作共御金融危机
许多专家学者和东盟各国人士均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强中国—东盟之间的电力深度合作,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能源开发的范畴,更具有形成合力、共御金融危机的现实价值。
许宁宁分析认为,外向性很强的东盟国家,2001-2007年间对外贸易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长,其中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每年以26.7%的平均速度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7年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7%,占亚洲贸易总额的几乎一半。中国和东盟国家通力合作,有助于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认为,电力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行业,它的发展必然带动物流运输、机械制造、煤炭石油开发、水资源利用以及能源二次开发等相关产业的进步。南方电网公司早就看到这种巨大的机遇,正在用前瞻性、战略性眼光去开拓和积极培育国际性区域电力市场,加强面向东盟的电力工业开发与合作。
来源: 中国信息报 作者: 何丰伦,闫祥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