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已有三年 “国有体制下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政企不分,没有科学决策机制等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没有规模效益,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央企重组也是势在必行。”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李保民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除此之外,央企重组还有其深刻的政策背景。
一方面,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后,解决了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央企重组有了推动者;另一方面,十六大报告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对象为“两国两重一新一特”的企业,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领域的国有企业,国企中的新产业和具有特点的特殊企业,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在此背景之下,央企重组在国资委的主导下,开足马力,奋力前行。
如2003年4月,即国资委刚刚成立不久便批准中国药材集团成为中国医药集团的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是集西药科研、生产、销售、出口等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而中国药材集团年销售额仅在8亿元左右,公司虽然有大约11亿元的总资产,但净资产只有2亿多元。两家企业合并后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囊括了所有的医药领域。这次合并,可以说是国资委成立后,首例央企重组案例。
2003年7月10日,国资委召开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在本次会议上,5对中央大企业的合并案首次集体“浮出水面”,它们是:中煤建设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中国科学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华轻实业公司并入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当初,由原中企工委整体移交给国资委的196家企业数量遂减至191家。
2004年至2006年,国资委继续不断加快和努力推动央企重组步伐,先后有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等若干家央企实施了重组,其主要手段是围绕主业和相关产业链进行内外整合,有类似于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上市公司的整合,也有央企某个行业上下游的整合。
“对国资委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加快推进和加大力度推进央企重组的问题。因为这项改革不能再滞后下去了,否则,不仅会阻碍其他方面的改革,而且还会影响到已有的改革。”国资研究专家、北京科技大学白津夫教授对记者说。
央企重组需要“逼退机制”
国企改革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如地方政府主导的一些大企业合并、组成强大的“航空母舰”的案例时有发生,既有过“强弱组合”,也有过“强强组合”,有些企业甚至分了合,合了分。
“重组、合并的想法是好的,但实践中会遇到资本结构、文化融合、竞争力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对企业竞争力和效率提高效果并不明显。”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述。
对于国资委来说,央企重组的难度更大。
“钱少、人多、机制不活”
2006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政策措
《意见》让国有资本的进退范围首次得以明确。
“《意见》在推进国有资本集中、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中央企业减少至80—100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随着文件的出台,国有企业改革由资产重组向企业重组进一步深入。这将从更深层次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北京科技大学白津夫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评述。
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央企重组往纵深处推进,重组其实已经进入越来越难的阶段。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