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像2009年2月份这样,它的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被翘首以待。尽管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但作为经济复苏的强信号,已经不可替代。 春江水暖鸭先知。电力行业已做出了自己的预期判断。“我们正在准备上马2台100万的机组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为经济复苏做准备。”周罡告诉本报记者,周是江苏苏州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经营策划部经理。
周所在的电厂选择这个时间进行可研报告显然有自己的考虑,“我们电厂08年12月份的发电量和08年11月份持平”,周罡说,2008年下半年,在经历了煤炭价格暴涨的年代后,由于用电需求持续降低,发电企业担心企业用电需求下降,一些电厂纷纷下调09年发电量。
“我们原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经济才能恢复,但这个发电量持平还是个不坏的信息。”周罡说。
但是真正考验的还是2月份。1月份,正值春节放假,工厂的放假和居民用电的增长,使得电力需求的数据对经济活动相对失真。
12月数据:乍暖还寒?
“09年1月份尽管面临春节和一台机组停机检修12天,我们发电量也只比08年12月份少一点。”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的一位中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这是发生在正面迎击危机的中国经济最繁荣地区之一的苏南。在过去几个月,作为工业的晴雨表,用电量发生了戏剧变化。
江苏省电力公司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简报》显示,2008年12月份,江苏全社会用电量为250.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5%。
尽管这个数据仍是下降,但已经比08年11月份用电量增加了17.39亿千瓦时。用电量上升,还要看全国。华东电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东用电数据12月份都比11月份有上升,其中上海市统调发电量11月份为526695万千瓦时, 12月份就上升到665725万千瓦时,环比增长26%。
在中国北方工业大省辽宁,根据辽宁省电力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即使遭遇春节,辽宁钢铁重镇本溪地区国家电网售电量达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5%。
这还是在08年下半年,辽宁本溪地区用电量出现10年来首次负增长的基础上出现的用电量逆转。逆转的时间同样发生在12月份。
长期从事铁矿石等产品运输的新健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杜炽勇也告诉本报记者,“国内进口的铁矿石数量也增加,北方的钢厂也逐渐在恢复生产”。
同样在工业大省山东,2008年11月,山东电网统调公用电厂完成发电量147.36亿千瓦时,12月这个数据是156.01亿千瓦时。再看中部地区的河南,2008年11月,河南省网月用电量133.75亿千瓦时,到了12月份,用电量达到140.45亿千瓦时。虽然都增幅不多但同样提振士气。
这种回升或将继续,华东电网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内部预计2009年华东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为接近9000亿千瓦时,增速为4%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用电量在08年11月份触底后反弹,进入12月份后小幅增长,这刚好是中央4万亿投资第一批1000亿下发紧急实施阶段。
复苏强信号:2月数据
12月份的回暖,显然比一些机构预计来得更快,中电联召开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会议上透露,“预计2009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将是电力增长最困难的时期,上半年仍有可能持续出现负增长。”
但对于12月份用电量的小幅回升,是否意味着经济复苏的强信号,“还要看2月份的发电量,因为到时候就可以看出来是否大部分工厂开工了。”周罡说。
由于春节的关系,用电量和发电力是否真正回升,尚待2009年2月份数据公布,“毕竟09年1月份的数据不能说明太多的东西,因为1月份有春节,很多工厂停工了。”周罡如是认为。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 2009年2月,山东电网统调公用电厂计划发电量130.00亿千瓦时,比山东2008年12月份实际发电量有大幅度下降,这还是环比的数据。
从全国来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2698.5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7%;2008年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25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6%;2008年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2737.1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93%。
从数据上看,用电量大幅下降被遏止了。但是下降幅度仍然在高位上。
由于当前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电力产、供、销的同时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用电量往往是经济走势以及GDP的晴雨表。
由此真实的2月份用电数据,成为各方聚焦点。一般而言,电力需求增长0.8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加1个百分点。
来自真实经济中的印证是,以江苏为例,08年11月份工业用电累计2300.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12月份工业用电累计25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1%,环比增幅8.7%。
同期,江苏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月份实现1248.2亿元,相比11月份的1198.05亿元,环比增幅4.1%,但与电力环比增幅8.7%有一定落差。或者这其中的落差需要一个解释。
此前有学者质疑,2008年12月中国的发电量同比下降了7.9%,2008年第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不可能带来GDP6.8%的“强劲”增长。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Louis Kuijs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不认为发电量直接影响了GDP。”
增长的用电量真实含义
用电量反映增长的真实含义,或许还需从经济的结构中寻找。Louis Kuijs认为,GDP数据衡量整个经济产量。一些经济行为比其它行为可能对能源更为敏感。比如,重工业对能源就非常敏感,而生产微型芯片或者理发等需求能源则很少。
“在2008年,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和铝,降幅比其它任何类型的行业都快。这就是为什么电力消耗下降速度快于GDP下降。”Louis Kuijs如是评价08年下半年耗能大户产业和电力消耗之间的关系。
这或许和当前整个国内形势有不谋而合之地,即使在回暖的产业中,目前复苏较快的行业往往集中于钢铁、水泥、家电等基建建材产业和政府政策推动的产业,比如钢铁、汽车、造船、石化、有色金属等耗能产业推动方案都已经或即将陆续出炉。
工业虽然是我国电力消耗最大的部门,但工业部门各行业电力消耗情况不同。除电力部门外,电力消耗占工业部门总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
同样在2008年12月份,上述行业均呈现用电需求上升的势头,如冶金行业去年11月的增长率为-4.8%,12月转为增长0.8%;有色金属行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3%和9.5%,石化行业为0.9%和4.4%。
由于用电量增加主要集中在钢铁、能源等因为大规模建设需求上,因此用电量的小幅回升,还需要从结构上进行解释。
瑞银方面提供给本报的一份报告认为,“我们发现一个更为简单的解释:电力消费放缓的速度超过工业生产,因为对能源较为敏感的生产速度放缓。我们所熟知的能源消耗大户,钢铁、水泥和铜生产,见证了过去几个月快速下降的情况。”
瑞银的报告也不认为电力消费是反映行业经济行为的一个准确的指示器,“电力消费增长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偏差可能和上涨的煤价和煤的短缺有部分关系,并且部分是由于一些耗能大的生产厂的关闭引起。”
对于电力是否是经济晴雨表的写照的看法,质疑的声音也来自数据的实证,如我国1997、1998年GDP增长分别为8.8%、7.8%,而电力消费增长却分别为4.4%和2.8%,这甚至使人们对“GDP是影响电力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产生了怀疑。
由于GDP构成要素中的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对电力消费有不同的影响,因此直接根据GDP总量和电力消费之间的电力弹性系数来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存在一定的问题。
用电量作为GDP指标的作用或许不能高估,“电力消费和GDP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紧密。”Louis Kuijs最后说。
一切的答案,或许还需等2月份的数据,真实世界的感受和数据的吻合度,这是寻找复苏信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