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赞助商: 睿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电气火灾探测器、智能数显电测表、多功能电力监测仪、可编程智能仪表。。。
注册会员 | 市场助手 | 广告交换
 
销售中心 热卖产品 公司大全 产品库 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 供求信息
高级搜索 所有分类 推荐产品 [ 订购热线:0577-62767812 咨询:Em39_com@yahoo.com.cn ]
 
 行业资讯 【 字体: 】【进入打印页】【关闭
中国IC制造业:加速扩张仍需规避风险

媒体合作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www.em39.com
中国电机维修网
---电机维修技术中心
www.djwxw.com
上海来宏电气有限公司
电话:13588910177
电话:0577-62737106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远东路828号2幢
专业生产LQA、LHQA、LHQB不锈钢扎带工具,并对外提供OEM加工。
温州拓展培训网
温州拓展培训网
www.wztzh.com
淘宝网综合频道

淘宝网综合频道


欢迎合作
邮箱:laihongcn@163.com
我们的资料: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http://www.em39.com

 
发布日期:[2008-2-20]    共阅[2224]次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EM39.com]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尽管200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表现低迷,但中国的IC制造业仍在不屈不挠地扩充自己的实力。近日,业界传出消息,苏州和舰科技有意携手日商尔必达在南昌投资建设12英寸生产线,用于存储器芯片的生产。但该传言随即被当事双方异口同声地否认。“‘郑和之舰’将驶向何方”无疑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以中芯国际为旗舰的本土IC制造业舰队如何扩大阵容、如何迈向高端更是牵动着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神经。

  在国外,8英寸生产线已经逐渐开始停产,12英寸生产线正在成为主流;而我国目前还有10多条4英寸生产线仍在“发挥余热”。向更大尺寸、更小线宽发展是我国IC产业不容置疑的目标。其实,拥有12英寸“野心”的绝不仅仅是和舰一家,当初宏力半导体的8英寸生产厂房就是按照12英寸生产线的标准设计的,并且预留了未来发展的空间,但在迈向12英寸的过程中,国内企业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

  产品市场定位的重要性可谓人尽皆知。去年DRAM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就使得相关企业深受其害。12英寸硅片的面积是8英寸硅片面积的2.25倍,12英寸生产线的增加,意味着国内集成电路芯片产能的迅速膨胀,是否有足够的产品市场来填补这些产能

  这对国内企业也是一个考验。由于国内企业实力相对较弱,目标产品应该定位在最能抵抗“硅周期”冲击波的领域。目前国内部分IC制造企业关注NVM、HV等特殊工艺,在市场细分中寻求差异化道路,从而回避与国际巨头的正面碰撞,这的确是明智之举。如果新建的生产线将目标产品定位于存储器领域,则企业必须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有足够的认识。目前,45纳米工艺产品已经投入商用,必将很快应用于存储器产品。尽管中芯国际已经藉与IBM合作之机加入了“45纳米俱乐部”,但国内企业无论从资金而言还是从技术实力而言,都无法独立开展45纳米的研发,即便是寻找国外合作伙伴也殊为不易。可见,存储器产品也面临着不小的技术压力。

  技术、设备和资金是产业实现突破的瓶颈。由于国内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的研发基础较为薄弱,而引进国外最尖端的技术又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国内企业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当然,国内企业在不同的领域也各有其相对优势,在技术引进方面也各有其“高招”,这也是本土IC产业能够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原因;就长远而言,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技术来源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设备方面,目前我国仅有少数8英寸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12英寸生产线的工艺设备则完全依靠进口,高端生产线的装备国产化问题在短期内还无法彻底解决。而资金短缺问题则是国内企业的“通病”, 12英寸芯片生产线的投资额在15亿美元以上,这对于任何一家国内企业而言都将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是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厂址的选择也不容忽视。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必须设在空气洁净度等级非常高的净化厂房中,生产过程对电、水、燃气和各种工业气体的供给要求也非常高;厂房周边环境的振动也可能对芯片制造产生致命的影响;此外,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废水、废气的处理与排放等诸多问题也是企业无法回避的。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代表,集成电路产业在我国颇受地方政府的青睐,许多地方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纷纷推出各项优惠政策以吸引芯片制造企业入驻,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企业代建生产厂房。企业在选择厂址时不应只着眼于地方政府的优惠条件,还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交通状况以及资源和环保配套能力,这些都将对工厂建设和生产运营的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毕竟,政府的前期支持是一次性的,税收的减免也是有时限的,而生产运营的成本则将长期、持续地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伴。对于已有的生产企业而言,新建的生产厂房最好能与老厂“比邻而居”,这样就便于对动力供给、物流配送进行统筹规划,从而有效地节省运营成本。


来源:中国电子报

所载文章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信息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丹佛斯用户受益于大客户(KAM)管理
本 篇:中国IC制造业:加速扩张仍需规避风险─电气采购网(电器采购网)行业新闻中心
下一篇:2007年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项目公布
 
【 字体: 】【进入打印页】【顶部】【关闭
   →热门新闻↑
电能紧缺渴望建核电站 四川潜能:核
哈电机:逐浪三峡 完胜右岸
过剩行业直接融资缺口有多大?
智能照明模块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我国发电设备材料必须立足国内
国内风能太阳能需求不足 90%以上
发改委酝酿价格改革结合环保 能源可
工业机器人未来市场存忧 产业三大痛
选择所属类目:
 最新供应信息>>更多  最新求购信息>>更多
【卖】
【卖】
【卖】
【卖】
【卖】
【买】
【买】
【买】
【买】
【买】
关于我们 | 信息发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合作信箱 | 企业招聘 | 违法信息举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电气市场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电话:18968909931 传真:0577-62711032 邮箱:em39.com@gmail.com
相关营业执照浙ICP备05082769号
最佳分辨率:1280×800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