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题为《医药行业2006年运行分析及2007年趋势预测》的报告,虽然表面看不过是例行的行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但因其可以理解的特殊身份,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信息,未尝不可以从中揣摩到某些“主流”信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在于,报告明确指出,“2006年先后对三批药品实施调价,药品价格总体持续下降,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是导致2006年医药行业效益增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这种结论立刻让人想到,在3月7日下午“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表示,马凯说:要真正解决药品价格过高、过乱的问题,只就价格论价格不行。价格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反映,如果不解决医院的以药养医机制……不解决药品生产、流通中的问题……不解决新药审核注册制度等问题,这一系列体制问题不解决,就价格论价格,问题解决不了,群众得到的实惠有限,所以要靠综合改革。
这是迄今为止,在医药价格改革问题上,官方所作出的最耐人寻味的表态,自然,它免不了让人条件反射般地揣测,凭借行政指令强行让药品降价这种做法,今后是否会有所改变?
今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出了第22次药品降价令。仅从马凯所提供的数字看,大体上有1600多种药品先后降价,有的是几次降价。从降价总金额来说,22次降价也达到了500亿元之多,力度不可谓不大。都说世事难料,可在药品降价这个世事上,却实在并不难料。每次降价令发出之后,许多名列降价之列的药品,不是从药店消失,就是改头换面,反而以更高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越高越降,越降越高,猫不可谓不卖力,老鼠却也总能找到躲避的缝隙,这实在是中国药品价格管理上的奇观。
而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与反降价的大战中,一方面,普通公众并未得到多少实惠,另一方面,药品生产企业也遭到沉重打击。就在第22次药品降价方案公布的第二天,100多家医药企业在京开会,准备上书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主要内容为:单纯的以行政命令让药品降价,不仅无法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还会把许多企业逼上绝路;而“以药养医”这个体制性顽疾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医药企业的观察,马凯主任的观点,以及发改委的研究报告,可谓异曲同工。他们终于说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不进行系统的体制性变革,而是仅仅迷信于行政性的强制,哪怕是出于良好的愿望,终究不过是哪儿痛医哪儿的权宜之计。
自然,权宜之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让部分人群受益,但其弊端却也显而易见。其最大的受益方,并不是急需救济的人群,而是这种权宜之计的始作俑者。这一点,在铁路春运,以及目前正被作为新政推出的单位自建房的政策设计上,都可以找到明显的佐证。
就此,发改委的研究报告、马凯主任的“就价格论价格,问题解决不了”,都表现出了可贵的清醒。当然,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也并不意味着现行的权宜之计就会立刻改弦更张。相反,在目前各方矛盾存在激化危险的情势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作为救火的应急之策,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那些明显存在悖论的措施,我们表示理解。毕竟,远水难解近渴,正确的理论,最终要服从于现实的政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