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重点扶持汽车业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而已经出台及正在商议的政策措施均显示,国家将扩大内需、振兴汽车行业的侧重点之一放在了发展小排量车和自主品牌轿车上。 在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就扶持汽车产业披露了若干建议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将适当减免1.6升以下排量轿车的购置税、政府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车、降低按揭贷款利息鼓励个人买车等措施。这一表态也再次证明,自今年9月1日汽车消费税调整以来,国家已将多年来提倡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口头鼓励”逐渐具体化并付诸行动。
毋庸讳言,诸多利好动作足以令市场份额饱受挤压的自主品牌受到鼓舞,但在合资品牌大举进军小排量车市场的情况下,以生产小排量轿车为主的自主轿车企业能否真正从政策中受惠,抑或能够获得多少实效性的帮助才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几位自主轿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自主车企期待购置税调整
昌河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平向本报记者表示,政府出台的措施无疑对小排量轿车的长远发展是利好消息,但对其目前的销售来说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陈平认为,经济危机对汽车市场比较直接的影响是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恢复信心的过程将削弱利好政策对小排量车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对自主品牌而言,由于受起步晚、各方面积累不够、品牌弱等问题的叠加影响,利好影响可能会更加不明显。因此,汽车消费疲软状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哈飞汽车销售总公司市场副总监鲍永明向记者坦言,国家调整消费税、开征燃油税对小排量车是一个促进,但是相对于整个上半年经济环境的恶化来说现有的政策还不够。
鲍永明认为,虽然在消费税调整后,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但实际上今年原材料带来的涨价压力已远远超过小排量车调整所带来的优惠。据他透露,今年上半年单车成本上涨已经超过2000元,消费税对减少生产压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长城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认为,政策的优惠幅度相比车价来说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同时作为老百姓消费的主流车型,1.0~3.0升区间的消费税并没有调整,相比之下大排量的合资与进口车型受到影响则很大。因此相对于“扬小”,新汽车消费税“抑大”的作用更明显。
对于即将出台的燃油税,商玉贵表示,从近期看燃油税出台降低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对小排量车的发展暂时是不利的。相对于以上政策,商玉贵认为正在商议出台的购置税调整政策将会给小排量车的销售带来更直接的影响。
鲍永明同样看好对购置税的调整。据他介绍,目前中档小排量车的购置税一般可达7000~80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购置税进行减免将极大地激发用户的购车热情。
呼吁政府再伸援手
尽管购置税调整仍在商议阶段,但通过一系列鼓励政策可以看出,政府的初衷主要是从拉动内需和节能减排的角度考虑,政策实施后将惠及整个小排量车市场。而在合资品牌纷纷推出小排量车的情况下,品牌影响力有限的自主品牌则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那么,从培育和扶植自主品牌出发,政府还有哪些事情要做?自主品牌企业又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帮助呢?
对此,上述几位自主企业人士表达了同样观点:即通过政策引导汽车行业向良性发展的力度和幅度仍然不够。
陈平建议,首先应取消小排量车的车辆购置税,这可以让普通消费者直接受惠,同时将购置税的档次拉开,适当调高大排量车税率;其次,加大1.6升以下小排量车消费税的调整幅度;再其次,对小排量汽车提供消费信贷或者银行按揭,分期付款鼓励消费者用“未来的钱”购车。
商玉贵认为,自主轿车企业目前普遍在研发上遇到困难。据他介绍,作为自主品牌主流企业之一,长城十分重视产品研发,目前已经投入10多亿元的研发经费,但很多都用在一些基础技术的研发上。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内企业还未掌握。如果很多技术从头做起将使企业很吃力,而从国外购买技术成本又很高。
商玉贵建议,政府应该创造条件,为自主企业搭建一个共享的技术平台,分享一些成熟技术的研发成果,现在很多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经费已经占到销售收入的很大比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此外,商玉贵希望政府采购车辆时,在优先考虑自主品牌轿车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倡使用小排量车。
来源: 汽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