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有关省区以及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国电力工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供需形势进一步缓解,但仍存在区域性、季节性的供应紧张,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为促进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运行情况 (一)电力建设。截止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水电达到12857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0.7%,同比增长9.5%;火电达到4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8%,增长23.7%;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03和上升了2.15个百分点。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28.15万公里,增长10.4%,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98131万千伏安,增长15.7%。 首批国产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相继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网建设方面,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已分别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交、直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已拉开帷幕。全国基建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51万公里,基建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5531万千伏安。 (二)电力生产。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其中,水电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7%,增长5.1%;火电发电量2357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3.2%,增长15.3%;核电发电量54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增长2.4%。 2006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434小时,降低23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633小时,降低233小时;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774小时,增加19小时。 (三)电力消费。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幅比2005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32亿千瓦时,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1354亿千瓦时,增长14.3%,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4133亿千瓦时和17021亿千瓦时,增长11.9%和15.4%,轻、重工业增幅比2005年分别上升1.87和下降0.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为2822亿千瓦时,增长1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40亿千瓦时,增长14.7%。 (四)节能降耗。2006年,全国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节能环保经济调度,陆续关停凝汽式燃煤小机组和老小燃油机组,加大科学、精细和对标管理实施力度,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取得持续进展。2006年全国供电煤耗为366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4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比去年减少0.1个百分点,降为7.08%。 (五)经营状况。电力行业完成销售收入20808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1446亿元,增长4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752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1211亿元,增长43%。 二、运行特点 (一)发用电量增长前抑后扬,增幅超过年初预计水平。年初,有关方面大多预计全国发用电量增长11%左右。但从实际运行看,自4月份开始当月增幅逐月升高,8月份当月达到了22%,全年发电量累计完成2.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全社会用电量为2.82万亿千瓦时,增长14%。超出年初预计2-3个百分点。全国绝大部分省级电网的最高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均创出历史新高。 (二)电力供需形势较去年有所缓和,但仍存在区域性、时段性电力紧张。虽然用电增幅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新增发输电能力较多,今年电力供需形势总体比前三年有所缓和。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缺口大幅减少。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为1300万千瓦,比上年减少了近一半。二是拉电条次大幅下降。全年国网系统发生拉闸限电15382条次,下降96.6%,南网系统拉闸限电5950条次,下降85.2%。 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季节性、时段性的电力紧张。迎峰度夏期间,尽管加大了有序用电的力度,但仍有10多个省级电网仍出现了拉闸限电,其中重庆、四川、湖北、广东、辽宁、云南以及西藏七省市区较为严重,其它省区多为高峰时段的临时限电。 (三)气温、来水、台风等不确定因素对迎峰度夏形势影响比较突出。8月份以前,全国暑期气温较常年偏低、降雨偏多,空调开启率不高,电力供应形势比较平缓。进入8月份,华中、华东、南方大部分省区高温闷热,空调和抗旱两项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尤其是空调负荷增加带来的影响更为突出,从而导致8月份当月发用电增幅创两年多来的新高。今年夏季,除华南、湖南和福建的部分河流前期出现一些汛情外,全国主要江河流域汛期无汛。特别是7月份以后,长江、黄河、松花江等来水迅速减退,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汛期枯水现象。川渝地区更是遭遇了50年一遇的高温和100年一遇的干旱,两种极端天气的重叠使得水电出力减少20%和电力需求增加50%,进而造成电力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此外,今年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我国先后共有7次强台风、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呈现登陆早、频率高、破坏力强的特点,尽管有关省区和部门制定了应急预案,但由于来势过猛,输配电设施仍遭受到严重破坏,电力供应短期内也受到较大影响。 (四)全社会保障夏季高峰用电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事前各有关方面都认真预测夏季电力供需走势及缺口情况,确保有的放矢,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二是有关方面从大局出发,强化煤电油运和安全、水利等相关方面的统筹考虑,集中研究和安排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在执行中,完善沟通机制,加强对面上情况的实时把握,重点应对好突发情况,减少损失和影响;四是全力确保居民生活等重点单位的用电,对一般用户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强化有保有限,增强电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支撑。 (五)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电力企业加强发输电设备运行维护,积极做好检查和事故抢修工作,保持设备健康运行,为多发多供创造了良好条件。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发生电网事故9起,比上年同期减少2起,下降18%;发生设备事故16起,比上年同期减少10起,下降38%。南网公司发生事故49起,同比下降25起;五大发电公司共发生机组非计划停运190台次,下降19%。 除台风影响外,全国基本没有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 三、2007年趋势预测 全国电力供需紧张进一步缓解,六大区域电网总体均基本平衡,个别区域和部分省区市电网电量出现富余。但由于需求依然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及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时段性、季节性矛盾仍然存在。分地区看,华北区域、山东和蒙西电力电量平衡有余,山西、唐山地区高峰略微紧张。东北区域,辽宁由于新增机组较多,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好转,年底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吉林供需基本平衡,黑龙江电量富余。华东区域,江苏、安徽电量有富余,福建受来水影响有不确定性,上海、浙江电网高峰偏紧。华中区域,河南、江西略有富余,鄂西受电网约束和水情影响,有一定缺口,川渝、湖南受天气和燃料影响较大。南方区域的云南、广东供需偏紧,尤其是枯水期,通过省间互济可以较为有效缓解。西北区域,陕西、新疆供需基本平衡,甘肃、青海、宁夏平衡略余。 来源:报告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