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导致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许多民众受到核辐射威胁,引发了全世界对核电发展安全性的担忧,也势必会引致我国对能源战略进行重新考虑。 核电作为高效率、低污染的清洁能源,近几年在全世界发展很快。2009年核电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6%左右,特别在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核电的比重还要更高些。尤其是在日本,由于能源矿产资源高度短缺,核电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约占全国总供电量的1/3。 核电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也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千瓦,目前已核准的核电机组34台,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开工在建达25台,总装机2773万千瓦,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尤其是能矿资源相对短缺的沿海省区都把发展核电作为解决能源供应的重要举措。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还远未结束,未来电力需求还将持续增长。2009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2015年电力需求预计将达到56000亿千瓦时。目前我国电力装机中,火电占74.6%,在面对资源倒逼和节能减排多重压力下,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太阳能和核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这也是我国近几年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背景。 但是,这次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事故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人类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对核电安全性能的控制能力均尚未达到十足的把握,即使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一旦发生强烈地震等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核电爆炸或泄漏引发的次生性灾害的后果更为可怕。为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适度降低核电发展热情,转而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安全清洁能源,应该会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取向。 内蒙古自治区是风能资源大区,已探明的可开发风电资源可装机容量3.8亿千瓦,是全国其他6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最大装机容量的1.8倍,且风资源最优,利用小时数高达2600小时以上,风力发电完全成本低于0.45元/千瓦时。近几年,我区风电产业发展很快,年均增速100%以上,截至2010年底,全区风电装机达到870万千瓦,在全国遥遥领先。 但是,该区风电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主要是电网接纳能力有限,外送通道不畅,使许多已建成的风电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给企业造成大量损失。据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统计, 2010年蒙西风电企业因弃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同时,由于风电并网难,也使新上风电项目在项目核准中遇到多重阻力,从而制约着我区风电产业的发展。 近两年,尽管自治区力图通过多种办法解决我区风电出口问题,包括争取国家电网扩大风电并网容量,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内蒙古建设超高压电力送出通道等等。尽管增加了一些风电外送比例,使风电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终因阻力重重而一直进展不大。 这次日本地震引发核电事故,无疑会对我国的核电产业敲响警钟,也必然会促使我国对能源战略进行重新定位。在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国家必将会对包括风电在内的安全能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使我区陷入困境的风电产业再现生机。内蒙古自治区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对该区发展风电产业的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并网问题、外送电力通道问题和风电补贴等问题,使我区早日建成“草原风电三峡”,在为国家能源供应做出贡献的同时,使风电产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源:.国.际.能.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