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506  添加时间:2011-3-8 【 打印此页
 
数控机床从“低端徘徊”向“高端突破” 性能显著提升

    齐重数控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推出大批市场急需的高端产品。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重点领域国家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这无疑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受宠”的信号,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热情一触即发。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生产简易皮带机床1600台。到2010年生产机床101.7万台,其中数控机床23.6万台,数控机床的产值、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我国机床工业从零起步,成为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大国,虽然过程曲折,但取得的成绩是值得骄傲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
  “重大专项”助力
  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基石。工业现代化所需的各类装备和设施都离不开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其性能、质量和拥有量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有了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才算是真正的制造业强国。”王富昌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与传统工业的改造提升紧密结合。
  综观全球,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无不重视控制高端制造装备这一产业制高点,重视用高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支撑高端制造,保持产业优势。
  “因此,在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突破口。”王富昌说。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技术附加值的特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不仅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工业化发展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影响。
  王富昌说:“鉴于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列为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开发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制造等行业,“到2020年,形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主要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说。
  据他介绍,“十一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将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和“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密切结合,加快了专项的实施进度。专项“十一五”期间共安排立项课题200余项,经费总投入超过90亿元。
  此外,据王富昌介绍,专项启动伊始,知识产权问题就受到了高度重视。截止到2010年年底,各单位申请专利已超过1000项。
  “由企业牵头实施的课题中,有50%以上的课题已制定了相关企业标准。”他说。
  大企业唱主角
  “创新联盟”促行业发展
  在整个机床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档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的发展还是有些滞后,机床企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制造水平也相对偏低。很多业内人士感叹:“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明显,特别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弱。”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邱钢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由政府倡导一些组织或者模式,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创新联盟就是很好的一个尝试。”

 
来源(电气市场网:http://www.em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