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日,腊月29日,一股股来自特高压复奉线的电流向重庆市输来,用于保障我市春节用电。 据介绍,从2月1日至13日,预计将通过特高压复奉线为我市输送电量1亿千瓦时,从而确保了春节期间我市电力供应充足。 这只是通过特高压线路向我市输送电力的一个例子。 来自市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6日特高压开始向重庆送电以来,两年内共计向渝送电32.79亿千瓦时,有力缓解了重庆电网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不仅如此,“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迎来特高压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特高压电力高速公路雏形,届时重庆外购电入渝能力大大增加,将达到1000万千瓦,相当于目前重庆电网的高峰用电负荷。 “十二五”我国特高压投入超5000亿 据介绍,中国特高压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以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被称为“电力高速公路”,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两种形式,交流为1000千伏;直流为±800千伏。 2009年1月和2010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相继成功投运的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电从无到有,实现全面突破,使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率先实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领先”,成为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领跑者”。 不仅如此,发展特高压已经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今后5年电网发展的重中之重,仅这一项就将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总长将达4万公里,形成交流、直流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骨架。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和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 我市将建四个特高压落点 在国家电网大手笔建设特高压的同时,我市正在积极争取特高压电网建设。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力需求将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将翻番,要保障电力供应,建设特高压是解决我市电力紧张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发展目标,到2015年,重庆要完成GDP、人均GDP、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翻一番。按四个翻番要求,重庆GDP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2.5%以上,全市最大用电负荷年均增速按10.8%测算,到2015年全市最大负荷将达到2100万千瓦。 重庆电网电力装机容量仅为1000万千瓦,为此,我市除加快推进电源建设外,还将积极向国家电网公司争取建设特高压线路。 不仅如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发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使得电煤跨省运输成为常态,一遇到灾害天气,就可能发生电力“卡脖子”现象。而特高压技术使得未来“输煤不如输电”成为现实。特别对我市来说更为适合,目前我市电煤供应紧张,又是典型的受端电网,建设特高压,无疑有助于提高能源运行和经济效率 。 同时,为满足重庆电网负荷发展以及提高川电外送通道能力需要,我市建设特高压线路也显得较为迫切,为此我市正在积极争取特高压在我市落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特高压在我市有交流三落点和直流一落点,包括重庆(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万县1000千伏变电站和长寿1000千伏变电站等。 据介绍,目前市电力公司还将加大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汇报沟通力度,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配合推进新疆至重庆、四川至重庆等特高压项目的前期和建设工作。 这样一来,我市长期受制于外购电通道超负荷运行的现状将会大大改观,届时,外购电入渝通道将会更通畅,将会为我市提供更加稳定的外购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