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工业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促使全省工业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2008年,在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影响下,四川工业仍实现了17.9%的增长,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5%,成为支撑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5537亿元,同比增长20.8%。 当前,四川工业在发展态势积极向好的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三驾马车”的后劲不足,投资拉动力将因灾后重建接近尾声而递减,消费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显著增长;二是2010年四川省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三是要素成本上涨将挤压四川省工业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四是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保障在今年将面临很大压力。 对此,四川将立足“四个着眼”,即着眼于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目标任务、着眼于回升提速并动员和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着眼于调结构转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着眼于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把“巩固回升、加快发展”作为主基调,坚持“在巩固回升中调优结构、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围绕“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三化联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推动产业升级、着力实现集聚发展、着力培育产业龙头、着力抓好节能降耗等五项重点工作,推动四川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八大特色产业带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调优布局结构,加快建设“八大特色产业带”。从四川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角度看,宏观调整要重于微观调整,而宏观调整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是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四川工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有的备战导向型生产力布局,已越来越成为阻碍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顽症,导致产业布局分散化、区域产业同构化和资源配置低效化,严重制约了全省工业发展,必须尽快调整。 四川省将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难得机遇,以抓产业构建方式转变为重点,坚持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品)链,以产业链优化提升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催生特色产业带。并注意将产业构建方式聚焦在优化布局方式(产业间空间布局)、关联方式(产业内关联布局)、结合方式(技术与产品生产方式)上,通过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按照四川省正在实施的《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未来10年,将通过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关联成链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形成各具优势的“八大特色产业带”,即成绵乐广遂电子信息产业带、成德资自宜泸装备制造产业带、成德绵南资汽车产业带、攀西钒钛稀土产业带、成乐眉雅绵硅产业带、川南沿江重化工产业带、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带、成遂南达纺织服装鞋业产业带。力争到2015年,在四川建成国际知名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水电能源基地、钒钛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医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到2020年,将四川建成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托,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四川工业要扩大规模、提升水平,结构要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抓好“7+3”优势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省“7+3”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产值占四川工业经济的80%以上。以英特尔和中芯国际为代表的电子芯片制造产业、以长虹为代表的数字视听产业、以九洲和迈普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产业、以东方电气和二重集团为龙头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都已在国内外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川省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就地精深加工转化,沿产业链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土企业、引进和承接高质量的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断裂环节,着力把“7+3”产业往高端、精深做,坚定不移地走产业自主发展道路。通过继续大力实施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食品饮料和现代中药等七大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为超千亿产业,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生物工程等三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一批以百亿企业带动的潜力产业,构建出具有强大造血功能、能够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四川省还将积极培育发展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四川工业体系完备、科技资源丰富,在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四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制造基地,核电、硅材料产业等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省将积极顺应国内外经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这些产业尽快形成规模、提升水平,并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新技术产业化,打造新一轮的产业发展高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建设 以产业园区“五向发展”为推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建设。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强则工业经济强、区域经济强;同时也是统筹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城市发展的功能组团,可以通过园区布局和建设带动城镇功能配套建设,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协调共促,可以说产业园区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的最有效载体。 目前,四川省有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191个,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接近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已成为全省工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其中,德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绵阳的数字家电产业、川南地区的白酒产业,川东北的天然气化工产业、攀西的钒钛钢铁产业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四川省将“五向发展”和“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作为基本路径和取向,努力实现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尤其是优势产业发展接轨,形成园区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强化园区定位、园区定位优化城镇功能、城镇功能带动工业升级的良性互动。通过重点实施产业园区“1525”发展工程,加快推动园区产业实现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五向发展”)。争取到2012年,建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个,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2010年四川省将召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工作。同时还将全面启动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名酒—名企—名镇”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这一方面将促使城镇化建设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另一方面也将为四川省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活力。四川省将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导和引领,并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终实现新兴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实施“两个提高”、“两个带动”工程,构建大企业龙头引领、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现代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按照“抓大促小”总体思路,既抓“顶天立地”,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且重在突出主业,提高能力;又抓“铺天盖地”,力促中小企业配套发展且重在做专做精、形成特色。对大企业大集团而言,要通过资产纽带、上下游配套、技术扩散等途径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通过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项目要素配置、分工协作体系构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还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或再造生产业务流程、完善供应链管理,支持其提高“消化高生产成本能力”;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创新科技体制机制,促使其提高“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 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讲,就是要把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发展产业集群、完善发展产业链的重要抓手。围绕国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结合四川实际,组织实施富有四川特色和个性的“一个计划、五个工程”,推动实现“三大突破”。即继续深化“小巨人”企业计划,创新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配套工程、特色工程、创新工程、多渠道融资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配”方向发展。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全力抓好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工业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四川省经委的核心职能和推进工业工作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在技术改造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办法和机制,每年都要组织实施1000多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8年,四川省技术改造投入达到1676亿元,连续4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在总量和速度上均居西部第一且处于全国领先。预计2009年四川省技改投资将突破2500亿元,增速接近50%;全省技术改造竣工项目在2010年可新增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左右。四川省将继续加强技术改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提高自主创新产业化能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提升技术装备能力、扩大产能规模水平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技术改造引导、支持企业着力解决产业(品)链条中的“短板”制约,以技术改造来突破关键环节、弥补缺失环节,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品)链条。此外,四川省还将继续加大工业节能投入和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力度,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及园区、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并运用市场力量和政策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研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和补偿机制。同时紧密跟踪低碳经济的国际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探索四川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方向、产业化路径和实现方式。 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省“7+3”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产值占四川工业经济的80%以上。图为长虹集团生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