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年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过热苗头,但这只是局部现象,也是任何产业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并不代表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政策会发生转变。 20年中国风电从无到有 1986年5月,由维斯塔斯公司制造的3台550千瓦风机在山东荣成马兰湾并网发电,实现了风电并网从无到有的突破。同年,福建平潭与新疆达坂城风场先后实现并网,从而使1986年成为中国风电发展的肇始之年。 1996年,原国家计委实施“乘风计划”,选择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等单位进行国产风电机组攻关,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生产了600千瓦失速型和660千瓦变桨距型机组,是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肇始。 直到2002年前,我国风电发展多为试验性质,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发展较为缓慢。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电力体制改革后,“厂网分开”鼓励发电企业竞争,在此环境下,风电由于价格较高,电网公司不承诺固定电价,该不确定因素使很多风电投资者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仅为44.9万千瓦,仅占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1.4%。其中,单台风机容量最小50千瓦,最大仅为600千瓦,平均单机容量只有493千瓦,效率不高。风电机组90%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很低。 针对以上问题,为鼓励风电发展,从2003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推进实施“风电特许权”项目,先后共实施五期、确定了49个风电场项目,涉及广东、江苏、内蒙古、吉林、甘肃、河北等六省(区),总装机880万千瓦。 此外,由政府进行风场资源测量,并以政府协议方法保证上网电价和收购电量,在此政策的引导下,大批有实力企业参与风电投标,通过政府支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有效推进了风电规模化发展,提高了风电的市场竞争力。风电上网电价从最初的0.6元~0.7元,降到了0.5元~0.55元,下降了0.15元左右。 特许权招标还推进了风电设备规模化与国产化进程。自1986年我国第一个并网风电场建成到1996国家实施“乘风计划”这10年间,我国并不具备生产大型并网风电机组的能力。当时,国家扶持西安维德与洛阳美德两家企业,与西班牙合资生产100千瓦~300千瓦风机,但尚未形成商业化生产规模。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风科技在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引进国外600千瓦风机制造技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才最终实现批量生产。 截止到200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只有34万千瓦,当时制约风电设备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关键技术仍被外国公司掌握;二是国产风电设备无法形成批量生产,风机制造价格居高不下。 有鉴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风电设备招标政策,并规定中标设备需达到70%的本土化比例,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有效降低了风电设备价格,国外技术进一步被引入国内。 除上述政策外,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办发[2003]62号文“关于印发电价改革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风电、地热等新能源暂不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电量由电网企业优先购买。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及其相关规划正式实施后,风电发展中的种种优惠政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我国风电发展达成阶段性成果。 由于上述诸项政策推动,到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达到1217万千瓦,当年风电上网量达到148亿千瓦时,按照每户每年用电量1500千瓦时计算,2008年风电提供的清洁电力基本能够满足1000万户城市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同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区、市)开发建设了风电场,风电装机容量世界排名也由2007年的第5名升至第4名。 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全国已经生产或者准备进入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的企业有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大连华锐、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风电机组制造龙头企业,国产风电设备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75%。 在零部件方面,国内已可批量生产发电机、齿轮箱、叶片、塔架、控制系统、变桨和偏航轴承等零部件,初步形成了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部件专业化产业链。为规范风电产业发展,保证风电设备质量,风电机组产品的认证体系也在进一步建立之中。 来源:英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