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22  添加时间:2007-2-3 【 打印此页】 
 
教授杀人-是良知泯灭,还是知识作祟?!

教授杀人
——是良知泯灭,还是知识作祟?!
我们生存的这个物质社会已经物欲横流,人情淡漠,人心渐渐不再向善,偷窃、抢劫、杀人已经不是什么时见报端的事情,甚至高学历知识分子犯罪也屡见不鲜了。但身为某重点政法大学副教授的张某,竟然为了区区八万元的债务,不但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债权人杀害,更在之后冷血的将受害人分尸藏匿。这种我们认为一向只会是最血腥最没有人性的暴徒所为的事情发生在了一个政法大学副教授的身上,值得我们为之深深的反思和忧虑。
案件内容:
武汉某重点高校副教授张某身陷赌场,3小时输掉11万多元,写下欠条才脱身。
一天,在与讨债人发生吵架后,张某摸出一把铁锤行凶,并连夜抛尸长江。
为了掩人耳目,张某精心设计了一个“讨债人携款潜逃”的谜局。他骗住了死者的亲属,却没逃过警察的眼睛。
这个案子湖北武汉市《楚天都市报》在“楚天关注”栏目中刊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原文请见http://www.cnhubei.com/200701/ca1250881.htm

最后的残暴,究竟是良知泯灭、人性缺失 ,还是知识在作祟?

从上述案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本来是一起再常见不过的赌博债权纠纷,涉及的金额也不是十分的巨大。区区八万元——即使张某没有任何其它收入,仅仅凭他大学副教授的工资和奖金也可以很轻松的在短期内还掉这笔债务。以他作为政法教授的知识背景,完全也可以通过法律寻求解决的途径,以张某的知识,不可能不清楚赌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使我们禁不住疑惑,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张某残忍的举起了手中的铁锤呢?虽说因赌博而导致的妻离子散、谋财害命的惨剧已经一再上演,但是以张某的身份和地位,再对比八万元的赌债,他完全可以采用更温和、更高明的手段来解决这件事情,但他却选择了最后的暴力手段。所以,我们也许应该跳出事件本身,转而从张某本人身上寻找一下悲剧发生的原因。

从报道中我们知道,张某在5年前就已经离婚,儿子同前妻一起生活。2年前再婚,现任妻子是他的学生。虽然从法律上来说这并无任何错误。但在传统道德氛围依然浓厚的知识分子阶层,同自己的学生结婚这种行为依然不能不说是一种对自己的放任。更何况,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现任妻子在分居一段时间后也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这是否说明张某的性格中有一些让人不能接受甚至是感到不安的东西?

欠下赌债后,张某曾向其二哥打电话求助,却被二哥断然拒绝。是二哥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么?显然不是,是因为以前张某曾以正当理由向二哥借钱,最后却拿借来的钱还了赌债。二哥不借钱给张某,是因为他觉得受到了亲人的欺骗,是因为他不再相信自己的亲弟弟。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被相信的人,和一个受到学生尊重敬爱的师长,这两者我们很难将他们等同起来。这是否说明了张某的性格具有两面性?甚或他一直带着伪善的假面具在生活?我更愿意相信后者,因为我们可以从同样曾是他学生,却在结婚短短两年后就提出离婚的第二任妻子身上看出一点端倪。

张某在前往赌博的时候,身上仅仅带了千余元现金,然而最后导致他欠下十一万赌债的却是因为他每盘赌注都下到了一、两千元,且越赌越兴奋,不知道收手的举动。这是否说明张某在潜意识里是一个贪婪、自制力差且嗜赌如命的亡命赌徒?而往往因赌博带来最恶劣后果的主角,都是这种人。

张某既然身为副教授,在知识层度、教学能力上自然有其突出之处,但其杀人分尸,是仗着本身对法律的熟悉,籍此妄想钻法律的漏洞,还是其人性缺失,良知在暴虐的冲动下泯灭?

据调查,受害人大军曾与张某就债务问题进行过很多次接触,并接受了张某朋友的调解,将债务降到了八万元。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军与张某的多次接触中,并没有对张某造成人身上的伤害或者是家庭财产上的破坏。这

公司名称:深圳市维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 系 人:颜先生  手 机:  联系电话:+086-0755-83995112  联系传真:+086-0755-83995102
 
来源(电气市场网:http://www.em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