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已久的沪杭磁悬浮项目,最近有了新的进展: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建设其中的支线部分。但原来规划的上海到杭州的主干线,并没有获得批准;是否要建设,据说要等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再说。
这次获得批准建设的支线,是位于上海市区内的龙阳路至虹桥机场段,途径上海南站和世博园站。这部分支线,实际功能是上海市区内部的公共交通线路,因此也被称作“机场快速公交系统”;同时也是现有的浦东线路的延伸。
至于全长175公里的上海到杭州的主干线,虽说去年3月已经获得批准立项,但那是批准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还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在经济或技术等方面不可行,那就不会获得建设许可。而目前种种迹象表明,该项目近期内无论技术还是经济,都存在许多问题。
不仅建设规模压缩了下来,速度目标也降低了很多,由时速430公里的长途线路,下降为100公里的市区标准。原因是这段线路很短,只有24公里,而且中间有两个车站,一共分为4段,平均每段距离不过5-6公里。这么短的站距,磁悬浮的高速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因此改用时速100公里的低速磁悬浮,与地铁相当。
业内人士普遍感到,此次国家将原来规划的一个整体项目拆开,单独批准低速的上海市区段先行建设,显示出上海到杭州的高速主干线项目的紧迫性已经大大降低,其可行性目前还难以确认。
去年3月沪杭磁悬浮项目建议书获准后,同济大学的专家预计去年上半年就有可能完成。一般情况下,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进展将会很迅速,但事实是目前尚未完成。
相反,与沪杭磁悬浮项目一起获得批准立项的京沪高铁,其建设工作已经确定,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去年11月曾指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十分必要”、“要尽快开工”,铁道部也在上月宣布京沪高速铁路今年内将要开工。而去年一度甚嚣尘上的沪杭磁悬浮项目除了最近分拆出支线外,整个项目却迟迟没有确定的消息,这并不是偶然现象。
沪杭磁悬浮立项后,在磁悬浮的发源地德国,发生了对自身形象十分不利的事故:2006年9月22日,磁悬浮线路发生列车碰撞、致使23人死亡、10人重伤;而上海浦东磁悬浮线路,当年也发生了列车着火救援困难的事故,直到8月18日,抢修完毕的事故列车才驶往维修点。
德国作为磁悬浮技术的发明者,自身至今都没有采用该技术。德国大多数专家认为,磁悬浮理论完美无缺,技术也已成熟,但运行费用昂贵,迄今已投入20亿欧元,因此,德国在将其投入商业运行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难下决定。但9月22日的事故发生后,德国技术是否真的成熟,就有疑问了。
在经济性方面,已经运营的上海机场磁悬浮线路,其亏损面正在扩大,至2005年,全年营业额不过1.35亿元,亏损额上升至4.4亿元。“如果中国不继续修建下去,这一段的钱就白投了”。
其三,沪杭间修建磁悬浮,与高速轮轨相比,优势并不是很突出,而且还将割裂轮轨路网。项目投资350亿元,这一工程建成后,从上海浦东机场到杭州175公里的路程,只需要26分钟。但铁道专家则主张修建高速轮轨,全程32分钟,和磁悬浮的28分钟相差无几,但造价低很多,而且与现有路网兼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