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又翻过了一页,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走过了难得繁荣的一年,无论是银行、股市,还是保险业都是如此。可以说,在对WTO的全面承诺下,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金融业全面开放,2007年中国金融业将持续繁荣,但也会面临新的问题。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将具有以下五大难点。 首先,正在开放中的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考验,各种国际金融大鳄会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国内金融机构也会借助于这种渗透将国际金融震荡与波动传导到中国金融市场中来。尽管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开放受限制而自成体系的市场,但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依然会受到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势的国际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方式进入中国,千方百计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成果,甚至于会借助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或不开放的时差,轻易地从中国金融市场获利。同时,弱势的国内居民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却很难分享国际金融市场的成果。目前,国际舆论界制造一个“虚幻的世界经济失衡”的概念,目的就是想更为便利地打开中国金融市场大门,并借其优势来操纵中国及国际金融市场。
其次,鉴于2006年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也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和信贷增长飚升的一年,加上物价指数趋于上升,预计2007年央行将会采取信贷偏紧的政策。国内宏观调控多年,只要一进行宏观调控,央行都会采取信贷偏紧的政策,但这些政策为什么成效不大?为什么每年宏观调控而每年都会经济过热?这根本上是央行及相关部门政策本身与商业银行目标的冲突。我们可以看到,中央一宏观调控,银行信贷紧缩是必然,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价格上都是如此,但是央行持续地采取存贷款利差扩张及低利率的政策,又是激励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根本。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必然会扩张。因此,2007年国内商业银行将在突破央行信贷紧缩政策中前行。
第三,目前国内市场的资金过剩,只能是相对过剩,是政府管制下低利率的结果。严格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是导致目前国内市场中许多要素价格扭曲的根本所在,如果这个方面不改革,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难以解决。目前市场上流行着一种说法,随着国内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国内居民个人储蓄的成倍增长及资本将继续呈现资金过剩格局,2007年国内金融市场将是由资金短缺转向资金过剩。从近几个月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来看,收回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或遏制流动性快速增加成为央行的首要任务。
就目前市场的主流意见来看,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基本上是外汇占款增长过快及居民储蓄过高的结果。不过,这种局面似乎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实际上也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目前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过高,央行所取的政策往往只及表而不达里,仅仅是看到外汇占款的问题,仅仅看到商业银行手中的钱太多,但实际上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结果。当大量的流动性在市场流窜时,各种资产价格就会快速上涨。
第四,随着大量的商业银行涌向证券市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会越来越多,预计2007年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可能会快于2006年。借三大国有银行上市成功之风,2007年将出现国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涌入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之大潮。国内金融机构大量进入证券市场,当然是一个好事,它不仅会促使国内金融机构的体质改善,也会给国内中小投资者带来更多分享国内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但是,无论是国内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的金融机构,上市仅是其走向市场化及商业化的第一步,要真正成为现代商业金融机构还得长期努力,还得从根本上来改变中国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同时,过多的资金或是迅速扩张银行信贷规模,或是通过其他方式又回到证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第五,2007年国内股市的亢奋还会继续,但监管者必须理性,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引导国内证券市场更为健康地发展,保护投资者及真正确立投资者的信心。对于2006年股市,我们无需用非理性亢奋、股市过热、股市泡沫等观念对它给出多少评论。2007年如何面对迅速攀升的股市?这是监管部门、投资者及上市公司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与几年前相比有三大根本性变化:一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改变了以往证券市场的制度性掠夺状况;二是随着以工行、中行为主导的大蓝筹股上市,改变了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之质量与结构;三是A股市场形成了一个完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必然也会改变以往的证券运作方式、生态与环境。
总之,2007年将是国内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既有不少发展的机会,也面临了许多风险,投资者需时刻密切关注这种风云变幻,寻找机会,并规避与分散风险。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