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赞助商: 睿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电气火灾探测器、智能数显电测表、多功能电力监测仪、可编程智能仪表。。。
注册会员 | 市场助手 | 广告交换
 
销售中心 热卖产品 公司大全 产品库 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 供求信息
高级搜索 所有分类 推荐产品 [ 订购热线:0577-62767812 咨询:Em39_com@yahoo.com.cn ]
 
 新闻视点 【 字体: 】【进入打印页】【关闭
曼与中国重汽携手 陕汽将面临新选择

媒体合作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www.em39.com
中国电机维修网
---电机维修技术中心
www.djwxw.com
上海来宏电气有限公司
电话:13588910177
电话:0577-62737106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远东路828号2幢
专业生产LQA、LHQA、LHQB不锈钢扎带工具,并对外提供OEM加工。
温州拓展培训网
温州拓展培训网
www.wztzh.com
淘宝网综合频道

淘宝网综合频道


欢迎合作
邮箱:laihongcn@163.com
我们的资料: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http://www.em39.com

 
发布日期:[2009-8-19]    共阅[876]次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EM39.com]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中国重汽日前正式宣布与德国曼公司(简称曼)在资本和技术层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此消息一出,在业内引起高度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双方的牵手势必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尤其对与二者有关联的企业更有影响,甚至可能因此而改变重卡行业竞争格局。

  在人们将目光投向中国重汽和曼时,与曼关系密切且合作程度相对较深的陕汽,自然成为另一个焦点。关心陕汽的人们不禁要问,陕汽未来之路将如何走?

  曼为合资多手准备

  在国际主流重卡企业中,曼进入我国市场的时间较早,合作伙伴较多,但没有一家属于深度合作的企业。这也许与曼长期观察、多手准备的作风有关。

  在曼的多家合作伙伴中,曼与陕汽的合作算是较全面的一家。陕汽目前的当家产品德龙F2000,正是2004年与曼签署F2000重卡技术转让协议后,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成果。不仅如此,二者的合作曾一度上升到谈论合资的程度。在谈判过程中,据说曼一再坚持以发展曼的品牌为主,超出了陕汽合资底线,致使二者的合资谈判最终功亏一篑。

  陕汽与曼的合资谈判搁浅后,潍柴动力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成为陕汽最大股东,且拥有法士特和汉德车桥。加上潍柴自己的发动机,几大关键总成形成一条被称为“黄金供应链;的链条。于是,曼越过陕汽,与急于整合重卡资源的潍柴动力进行谈判,双方计划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展开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车桥以及整车等方面的合作。然而,此次牵手又因碰触潍柴与陕汽乃至陕西省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变得枝节横生,进展迟缓。

  事实证明,曼并未将谈判筹码全部压在陕汽或潍柴身上。曼曾以许可证方式向青年集团提供重卡大件进行组装生产。由于种种原因,二者在卡车领域的合作浅尝辄止。

  曼与中国重汽的接触,可追溯到上世纪。曼以奥地利斯太尔控股公司的身份,延续了斯太尔项目外方与中国重汽的关系。据中国重汽内部人士透露,董事长马纯济与斯太尔及曼的关系甚好,经常走访斯太尔公司,会见曼高层人士。中国重汽重组后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市场占有率逐渐升至20%,产品实现规模出口,2007年成功在香港上市,与沃尔沃合资组建的华沃公司已名存实亡,对于希望在中国市场实现突破的曼来说,中国重汽似乎是一个更理想的合作伙伴。

  陕汽将面临新选择

  对于业界的关切,陕汽并未公开回应。该企业内部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重汽与曼的合作,对我们并不构成太大影响。;他尽力淡化此事对企业的影响,说陕汽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自主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包括节油在内的多项技术,改进质量控制体系,生产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并将调整发展思路,立足自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怕市场风云变幻。;

  在业内人士看来,得益于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和陕汽驾驶室构成的“黄金供应链;,陕汽重卡所需的各大关键总成,相关企业均有一定技术储备。不久前,潍柴动力与德国博世签署战略合作升级协议,宣布潍柴蓝擎高压共轨电控发动机一年内要销售12万台,同时发布了升级版潍柴蓝擎国Ⅳ发动机,据说国Ⅴ发动机也已试制成功。与此同时,陕汽与康明斯联手打造的国Ⅳ系列重卡日前已经上市,并实现批量生产。由此可见,即便是失去曼这一重要技术外援,陕汽目前尚未出现技术断层。

  相比之下,自从潍柴出走后,发动机技术升级成为中国重汽的隐忧,在发动机排放标准升至国Ⅲ甚至国Ⅳ时,技术瓶颈日益凸显。由于潍柴动力与博世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先,中国重汽难以与博世展开全方位技术合作,高压共轨另一供应商日本电装的产能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采用EGR技术便成为赢得市场的重要策略。尽管EGR重卡取得不错销售业绩,但中国重汽始终未中止高压共轨发动机的研发与生产,并寻求进一步升级的技术储备。

  据了解,中国重汽通过与曼牵手,可得到曼TGA整车以及欧Ⅲ到欧Ⅴ排放标准发动机的独家许可技术。分析人士认为,新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到针对中国市场进行适应性改进,需要数年时间。在这期间,中国重汽仍将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产品优势何时体现以及怎样体现,还有待观察。

来源:中国汽车报

 
所载文章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信息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北京今年电网总投资将达104亿元
本 篇:曼与中国重汽携手 陕汽将面临新选择─电气采购网(电器采购网)行业新闻中心
下一篇:中国兵器工业装备制造基地落户天津
 
【 字体: 】【进入打印页】【顶部】【关闭
   →热门新闻↑
南非煤炭产量到2011年仍然可能增
宇通重工装载机轰轰烈烈开进马来西亚
中电投集团欲领跑“清洁能源”
西飞与美公司签约1.5亿美元 生产
施正荣认为中国光伏企业不存在倾销问
中国与瑞士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可行
大唐集团要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浙江拟制定全国首个用电服务标准 面
选择所属类目:
 最新供应信息>>更多  最新求购信息>>更多
【卖】
【卖】
【卖】
【卖】
【卖】
【买】
【买】
【买】
【买】
【买】
关于我们 | 信息发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合作信箱 | 企业招聘 | 违法信息举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电气市场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电话:18968909931 传真:0577-62711032 邮箱:em39.com@gmail.com
相关营业执照浙ICP备05082769号
最佳分辨率:1280×800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