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于2012年12月5日上午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李平所长、李雪松[微博]副所长、裴长洪研究员和中国投资协会张汉亚研究员、陈克新研究员参会。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谢寿光:
尊敬的裴长洪所长、李平所长,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经济蓝皮书2013年发布会和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现在开始。
当前,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密切关注当今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形势,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全体会议进一步研究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情况下,中央即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与分析课题组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形势分析机构,每年发布经济蓝皮书,到今年已经是第22本。今天出席报告会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张汉亚研究员、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陈克新教授,祝宝良总经济师可能会晚到一会儿。
我们现在首先有请蓝皮书的副主编、数量经济研究所李平所长致辞,大家欢迎。
李平: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我们一年一度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蓝皮书的发布会现在开始。
作为中国最具权威,也是第一种有关中国经济的皮书,这本书已经持续出版了二十多年,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关注。它也是在各位专家的支持和媒体界朋友们的支持下,持续走到今天,而且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刚才我们谢社长也讲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欧债危机也在持续,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下滑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中国经济十分关注。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我们知道,大家对中国未来的前景,它的基本走势,不光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课题组对中国经济形势和分析进行了预测,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本蓝皮书的写作集中了社科院最权威的专家,因为我们是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进行研究的,所以它的内容,它对未来走势的判断,都会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对决策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课题组要做一个主报告,还有几位主要的作者参加了会议,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本蓝皮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来主持的,我们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还有经济研究所,作为承办单位进行了这样的研究,所以我也代表课题组参加研究的各位专家,对今天到会的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平所长致辞!作为出版方,我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课题组的专家,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经济学部的领导,以及有关各方的领导和专家,对这部经济蓝皮书的原创成果表示祝贺,也表示感谢!也感谢各位媒体界的朋友长期对这个皮书系列,特别是对经济蓝皮书给予了一贯的关注。到底我们这部蓝皮书能满足大家对当下中国经济资讯的多少需求,我们有请本书的副总编——数量经济研究所的李雪松副所长做一个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李雪松:
谢谢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简要地汇报一下我们在2013年经济蓝皮书中要发布的2012年的经济报告。大概分几个内容,第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第二,对2012-2013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第三、第四、第五几个方面是有关对策建议。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以来,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及多个主要经济体的增速继续放缓,其中欧洲经济的减速最为突出。根据联合国[微博]今年10月的预测,2012年整个欧洲经济增速可能降为负的0.2%,而欧元区的增速可能会降为负0.5%,增速比2011年低2.0个百分点。美国在2012年经济增速可能略好于2011年,但是它的增长速度难以抵消欧元区经济衰退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01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将普遍低于2011年的水平,这是一个总的背景。
受欧债危机与经济世界增速放缓的影响,2012年我国出口的增速显著回落,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应对,主动调整,正确处理了稳增长、调结构、管预期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预调和微调的力度,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经济运行已经显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从需求面来说,主要是因为外需增速的显著下降。因为今年我们内需投资与消费的实际增速均高于去年的水平,所以这个经济增速的下降从需求面来说,主要是因为外需增速的显著下降。
这张图显示出2011年、2012年进出口增速的显著变化,其中2012年的数据是今年1-10月份的数据。今年1-10月份,中国出口增速只有7.8%,比去年的20.3%下降了接近13个百分点。我们的进口增速1-10月份只有4.6%,比去年全年的24.9%下降了接近20个百分点,所以进出口增速是显著下降。如果我们看一看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前三季度尽管名义增长率20.5%,比去年全年的23.6%略低,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18.8%,是高于去年前年实际增速15.9%的水平。
内需的另外一部分消费,尽管今年1-10月份消费名义增速14.1%,低于去年全年17.1%的水平,但是今年前10个月消费实际增速11.8%,高于去年全年11.7%的水平。所以从这个指标来看,主要是因为外需的显著下降,而投资消费,尽管名义增速下降了,因为今年投资品价格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显著下降了,但是实际投资和消费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它的实际增速将高于去年的水平,这是今年经济增速下降的第一个原因,从需求面来讲。
今年经济增速下降的第二个原因是从供给面来看的,主要是因为潜在增长率的下移。今年在外贸增速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国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没有出现2008年底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的局面。今年前10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123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25%。因此,从就业来看,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和大规模失业的局面,说明当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已经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年均10%左右下降到“十二五”期间年均8%左右的水平。这是从供给面来看,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是对就业没有造成很大的问题,表明我们潜在增长率的下移。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今年第四季度经济运行显现了触底回升的现象,今年第三季度有可能成为今年四个季度的季度增长率的谷底,最低点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已经触底回升。有这样四个迹象:
第一个迹象,工业增长值月度实际增速已经显示回升,9月、10月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当然,这个回升还是比较微弱的,比8月份开始回升。
第二个迹象,10月份的固定资产月度投资的增速,继1-9月份回升以来,进一步有所回升,显示出国家加快项目审批力度,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现在还处于触底企稳的阶段,1-7月份、1-8月份、1-9月份,以及1-10月份,连续四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都在15.4%和15.6%的水平上,其中三个月是15.4%,处于筑底的阶段,但是因为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投资的加快,所以总投资在四季度显现出小幅回升的迹象。
第三个迹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名义增速9月、10月持续回升,在7月、8月处于谷底以来,9月、10月消费品价格指数还是下行的,在这种背景下,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还在上行,从消费来说,汽车的消费,还有与房地产销售相关的建材、装修的消费有所回稳。
第四个迹象,出口月度增速,9月、10月持续有所回升,尽管力度还不是很强,但是相对于7月、8月来说,7月、8月还是很低的增速,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回升。
从这四个因素来看,从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出口这几个指标来看,四季度显示出了经济触底回升的迹象。这个迹象到明年能否持续,这还取决于国际经济的因素和我们政策的选择。
尽管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两个比较迫切的、突出的问题,第一个是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低位运行,尽管出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但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2013年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第二个是在我国经济增长低位运行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去年。我们的企业经济效益1-10月份比1-8月份稍微好一点,但是跟去年比还是明显低于去年。这样的话,宏观层面的基础还不牢固,回升的力度还比较弱,从微观层面,企业的效益低于去年。这是当前后面经济总体的判断。
二、2012-2013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今年受到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由于出口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显著回落,所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上年有明显的回落,预计今年GDP增长速度为7.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三、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7.9%和7.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与上半年持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回落2.4%和1.5%,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回落最大。
投资,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4%,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7.1%,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4.4%,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1.9%,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预测也是今年投资消费的增速,名义增速低于去年,但实际增速是高于去年的。
进出口,2012年我国外贸增长速度大幅回落,预计进口和出口增长率分别是6%和7.9%,增速比上年分别回落大约19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全年外贸顺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2012年我国物价涨幅显著回落,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上涨幅度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预计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达到新高,增长12%,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军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两者都将显著高于GDP增长率。
2013年,以至更长一个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将依然复杂多变。从基态预期方面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与就业状态有所改善。目前,美国已经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中央银行已经推出货币直接交易,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增长率可能略高于2012年,其中欧元区经济有可能摆脱衰退,实现微弱的增长。这是一个基准的预期,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从风险方面看,由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结构性的危机,而全球性的结构调整还需要持续较长时期,因此2013年的国际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欧元区危机可能加深,不排除个别国家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二是近期美国日益逼近的“财政悬崖”问题。三是新兴经济体内部的脆弱性可能再度浮现,出现新的问题。
重点谈谈前面两个风险。第一个风险是欧元区危机可能加深。包含三个因素,第一是一些国家退出欧元区的风险。第二是财政整顿计划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第三是货币直接交易的延迟执行。货币直接交易附加了一些严格的条件,德国也是反对的,同时一些重债国因为货币直接交易是严格的,他们也不会非常主动地申请。
这张图显示,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对整个欧元区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图中蓝色的线表示我们刚刚讲的基态预测,在基准方案中,2013年,欧元区可以增长0.3%,高于2012年的负0.5%的增长,摆脱了这个衰退,2014年进一步提高增长率到1.4%,这是基准的预测,假如欧元区的情况不继续恶化。但是这个风险,如果希腊在2013年退出,将使欧元区经济增速在基准方案下再往下拉1.3个百分点,只能增长负1%,进入比今年更严重的衰退。如果希腊在2013年退出,2014年就不排除其他欧元区成员的退出,所以2014年情况将进一步恶化,这是对希腊退出欧元区对经济增长的评估。基于有这样的风险,我想欧元区的成员国会竭尽所能,尽可能通过协议来维持欧元区的统一,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2013年的情况。但是风险还是很大的。
第二个风险,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小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小布什将最高所得税税率从39.6%降到35%,尽管奥巴马总统被迫又延长了两年,但是这个减税政策到今年底要结束了。这个减税政策涉及到的减税金额大约是2800亿美元左右,如果不能持续,相当于税率增加,对经济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二是为了刺激消费,奥巴马宣布从2011年起将工资税从6.2%下调到4.2%,下调2个百分点,并出台失业救助金计划,这个政策周期是两年,今年底也要到期。这两项政策涉及的工资税的减免大概是1800亿美元,涉及失业救助金支出400亿美元,两项加起来是2200亿美元。三是要开始削减赤字。去年5月份,尽管两党达成了提高债务上限,使得美国债务上限提高到16.4万亿美元,但是并未能够就今后十年的减持方案达成一致。随后国会设定了自动触发机制,如果不能在2013年之前达成共识,将在未来十年削减1.2万亿美元赤字,2013年削减赤字的总额大概在1000亿美元左右。所以,整个这三项跟财政悬崖有关的问题,合计大概要6000亿美元左右,接近美国GDP的4%。现在两党还正在紧张地谈判和博弈。
这个图显示出财政悬崖问题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上面这个蓝色的线是对2013和2014年的基准预期,假设美国两党能够妥善应对财政悬崖问题,如果能够应对,2013年美国经济可以增长1.7%,比2012年2.1%略低一点。2014年进一步有所回升。但是如果财政悬崖问题处理不好,陷入这个悬崖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接近4个百分点,从基准的1.7%下降到只增长-2.1%,就是经济衰退了,经济是收缩的状态。因为财政悬崖是很大的风险,我们也希望美国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对中国2013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就是基态预期,我们给出一个基准的预测,这个基准的预测有两个假设条件,假如2013年欧元区的情况不再明显恶化,欧元区能够保持统一;另外一个假设,假设2013年初美国能够妥善应对财政悬崖问题。这两个条件下,随着今年中国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考虑到我国宏观调控还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财政与货币政策还具备较大的政策操作空间,必要时可进一步推出稳增长的政策和深化改革的措施,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的增长,GDP增长率为8.2%左右,在基准的情况下,高于今年7.7%的水平。尽管如此,我们对于2013年的预期只能是谨慎乐观,因为我们还必须对国际经济可能面临的下行风险保持警惕,必须保持足够的政策弹性和政策储备,以应对国际经济可能出现的下行风险。目前这个下行风险的概率,从现在来看,预计应该是低于50%。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后风险的概率每个月都会有变化。
三、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3年,应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适当扩大斥资规模,继续把结构性减税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
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和出口低速增长时期,除了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扩大消费需求之外,还要在防止过剩产能进一步扩张的前提下,把稳定投资作为短期稳定经济增长、进一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态度、防止经济增速下滑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在稳定投资的过程中,必须比以往更加关注投资结构的优化,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有四个方面的投资方向:
第一,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规模。中央财政可以安排更多的资金,以贴息的方式支持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支持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
第二,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资力度。2013年应继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进一步提高所占比例,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保、保障性住房、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强化薄弱环节,多补社会事业“短板”。应该制定和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有效的新措施、新政策,切实降低一些服务业如医疗、教育等的进入门槛,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要素向有利于民生事业发展的方向流动。
第三,适当加大对重大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2013年在稳定投资增长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赤字规模,应当增加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当前迫切需要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引入灵活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以吸引民间资本向重大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第四,加大对普通商品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四、扩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适当降低增值税标准税率
在实施结构性减税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分成比例以及转移支付政策作出及时的调整,促进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匹配。
五、促进技术与制度创新,提高长期增长潜力
如果我们长期增长潜力有所下降的话,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利于提高长期增长潜力的短期的政策,不能光针对短期的问题,还是要有利于长短结合,主要是要加强对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改善投入结构,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要加强对研发投入,也要提高投入效率。教育和研发不仅要使它占GDP的比重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防止浪费,提高它的使用效率,促进技术创新。
另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使得城镇化在数量扩张的同时,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从而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
我们的报告内容大概就是这些方面,我对情况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其中关于第四季度和当前国际经济的一些内容,是经济蓝皮书当时交稿的时候没有包括的,后来新增加的一些内容。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雪松研究员,感谢他谨慎乐观的预测,可能会给我们当下的股市带来一些好的消息。下面有请裴长洪研究员作报告,大家欢迎。
裴长洪: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我的发言主要是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做一点补充说明。
在今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实际上中央政府预测的各项主要的经济指标多数是能够实现的,比如说GDP增长7.5%,今年肯定要超7.5%。比如说CPI控制在4%左右,肯定要低于4%。比如新增就业岗位是900万,前三季度人社部说就已经达到1024万新增就业岗位。所以虽然经济是呈现下行状态,但实际上多数的预测指标都能够实现甚至超过,大概唯一实现不了的是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今年预测的指标是10%,前10个月,进出口贸易只增长了6.3%,这个大概是唯一没有达到预测目标的数字,估计全年要实现10%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毕竟还有两个月,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的原因大概有几个方面,一是欧洲问题,中欧双边贸易是下降的,因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它的下降,即便下降了2%3%——前四个月它下降了3%,其他的月份也很难弥补起来。中日贸易前三个季度也是下降,一方面是日本经济第三季度也是负增长,再加上8、9月份以后,中日钓鱼岛事件的问题,使日本对华出口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首先是中欧贸易、中日贸易的下降,导致了中国整个对外贸易的整体速度是下降的,这是一方面的原因。
第二方面的原因,从贸易的方式来看,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和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相比较,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要明显低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要低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说明什么问题呢?原来我们设立海关的特殊监管方式,什么叫加工贸易?就是在中国指的是海关特殊监管,海关进口料件保税来促进进口和出口,这样一种方式,它的政策效果已经大大弱化,这样做,本来对促进进出口很有意义、很有效果,从这一两年的情况看,这方面的效果已经很明显地弱化了,毕竟加工贸易的比重还占三分之一以上,现在这种方式,尤其在沿海地区,这种方式的效果已经大大打了折扣。
第三方面的原因,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受了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多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许多企业只能退出外贸领域,包括今年秋季的广交会订单也明显减少,导致一部分外贸企业退出外贸交易领域,部分企业比较困难。
第四方面的原因,沿海地区的七个省市,从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加上北京市,这些外贸大的省市占中国对外贸易的80%,这两年来增长速度都普遍下降。前10个月,比如上海市货物贸易同比是下降的;江苏、浙江这些外贸大省,增长速度都没有超过3%,都只有一点几、二点几;其中广东省略微好一点,广东省出口前10个月只能达到7.8%,和平均增长速度差不多。其他的外贸大省,增长速度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说明原来我们的外贸大省依靠原来的经济优势,已经很难继续保持。这是外贸今年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今年外贸的增长速度下降,里面包含的信息并不完全都是悲观的,也有一些有利的因素。第一个有利的因素是,虽然今年的增长速度下降,但是今年的贸易条件改善了。因为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都是降价的,像铁矿石、煤炭、铜、铝这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今年都是大幅度下降的,进口量没有减少,但是价格下降了。因此,贸易条件改善,结果是今年的贸易顺差要超过去年,前十个月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1800亿美元,全年预计要达到2200亿美元左右。所以今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外需下降,同时用GDP支出法计算,外需对经济增长是正贡献。去年外需对经济增长是负贡献,今年商品服务的进出口肯定要高于去年,因为今年的商品贸易比去年的商品贸易多700亿美元,因此外需下降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正贡献会同时存在。
第二方面,虽然中欧、中日这些主要的贸易伙伴增长速度下降,但是有些贸易伙伴还保持比较高的水平,比如说中美贸易,中美贸易前十个月的增长速度超过了9%,出口贸易增长接近10%,中国和几个金砖国家的贸易、和东盟的贸易都是增长的,有的增长速度还很高,和东盟的贸易增长9%以上;和俄罗斯的贸易,和巴西、南非、印度的贸易增长速度都还是比较快的。所以贸易伙伴、贸易的对象发生了一些结构变化,现在美国暂时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原来欧盟是第一,现在美国是第一。
第三方面,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8.5%,前十个月。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还是增长速度很高的,比如说鞋、家具、塑料制品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0%,家具达到了31.9%,塑料制品达到了39.7%,有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可观的,机电产品的增长速度总体也还是高于平均增长速度,所以不完全是一片黑暗。
第四方面,今年和去年一样,中西部一些省区增长速度非常快,像重庆、四川、河南、广西、江西这些省区,增长速度都是百分之四十几、六十几,甚至成倍的增长。像重庆前10个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倍,安徽增长了67.9%,河南增长了54.1%,这些中西部的省份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非常高,说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以及内地的对外开放和出口竞争力、出口大宗商品正在形成它的优势,所以也不完全是一片黑暗。
刚才李雪松研究员说了明年的情况,明年他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测,今年世界贸易增长2.5%,中国前10个月是6.3%,比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好得多。明年可能会提高到3点几,这是世贸组织的预测,也是谨慎乐观的态度。究竟能不能实现谨慎乐观的前景,不确定因素确实也有,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于大宗商品价格。因为美国的状况,比如说“财政悬崖”,我个人认为大概能度过,这都是玩游戏,两党都会同意提高债务上限。欧盟的情况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欧需情况应该说基本是稳定的。最难说的是大宗商品价格,实际上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与其说是欧盟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外需,不如说是大宗商品价格,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今年下跌,导致进口贸易以价值量衡量是下降,出口贸易一部分,用价值量来衡量,因为成本收缩了,也是下降。所以明年大宗商品价格如果能够比较景气,如果出现回升,外贸增长速度的提高大概会比今年略高一些。如果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迷,可能按价值量来计算,增长前景就不会太乐观。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裴长洪所长就我们的外经外贸发表了非常权威的看法,应当说他是我国最著名的外经外贸专家,他的看法代表我们中国社科院里很权威的声音。下面有请中国投资协会张汉亚研究员发言,大家欢迎。
张汉亚: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社科院经济蓝皮书的发布会。从整体的经济发展来讲,基本上跟大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第四季度,虽然2012年只剩下26天了,但是整体来讲,第四季度经济发生了比较好的或者说比较回暖的状态,基本上应该说是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还是不错的。
今年1、2月份数据出来之后,中央就觉得这个数据有点低。3月份的时候,发改委就开始批项目,这个当时没有多宣传,一个是多批项目,一个是发债,在地方融资平台的企业债这方面进行;另外贷款也放松了,3月份贷款增长1万多亿。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整见效一般是半年以后,所以3月份调整,9月份就见效,10月份的数据比9月份更好一些,11月份数据还要等等再公布,估计比10月份好一些。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我预测可以达到8%左右。前三个季度是7.7,今年整体经济增长可以达到7.8%。物价来讲,前三个季度是2.8,第四季度整体上在2%左右,10月份才1.7%,今年的价格可能下降2.6%,也是低于国家控制的4%的指标。到年底来讲,经济发展应该是个比较乐观的形势。
主要讲讲明年,大家知道,明年是“十二五”时期的中间一年,中间一年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一年,但是也是容易出现转折的一年。中国的经济很奇怪,也不奇怪,可能政治学的经济因素比较大,从1988年、1998年、2003年到2008年,都是政府换届年,但是每年都有很多特殊性,所以明年经济怎么发展,确实有难以预测的因素,无论国际国内都有这样的问题。
我主要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的因素。国内经济增长来讲主要靠投资,我们国家目前还是属于以投资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直是投资在拉动经济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地方“十二五”规划当中有那么多项目要做,还是靠投资增长为主推动经济增长。当然,外贸和消费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和投资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投资产生了产品,才能加快外贸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我们预计,明年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有促进因素,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促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从开十八大和十八大以后政治局领导们的说法看,就是明年还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特别是明年是政府换届第一年,现在家宝的政府属于看守政府,明年3月份要换总理,一般都希望保持平稳。当然最近李克强说,不刻意追求速度,但是他也不能让速度下降得比较低。一方面,国家调控政策可以控制,但是实际上,有些东西受以前政策的影响,所以中央政府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肯定要持续。另外,增加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等等,明年还会继续,这些是保持经济和投资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国家在今年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大部分要在明年见效。刚才我说都在半年以后,整体上今年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分三个阶段,第一季度是3月份开始增加,之后4月份更低,大家也知道5月份批了很多项目,像湛江钢铁公司等等,后来到9月份,在9月份第三季度数据没有出来之前,又批了一批项目,这些投资政策——投资的特性就是政策出台半年以后见效,之前有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另外,第二年是投资量进入实体最多的时期,所以5月份和9月份,国家的这些政策在明年上半年一直到下半年都会见效。从投资来讲,在5月份的时候,就把很多在“十二五”时期能够尽量提前上马的项目其实都开始上马了,另外国家企业债发行量到今年前10个也达到5100亿,去年全年才5000亿,比去年同期肯定要增长很多,这样都对明年投资增长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中期。“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国家提出了很多项目建设,地方也提了很多,比如我们在“十二五”时期要基本建成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水利方面也要投1.8万亿等等。要在“十二五”基本实现的话,很多项目在2013年以前就应该上马,开始大量投入,因为建设还要周期,“十二五”时期如果要基本建成这几个网,中间这一年要加大投资力度,然后才能实现。
四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建设积极性依然非常高。我们国家这些年动不动就过热,主要还是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直是各种调控政策;地方政府任何时期都希望快速增长。在“十二五”时期,地方政府也做了非常宏伟的投资或者项目建设报告。地方政府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也都要换届,中央政府换届之前,它都基本上换完了,所以一直到明年开全国人大之前,有些已经换完了,有些还要继续换。新上台的政府,虽然现在反复强调GDP情结不应该延续,但是除了GDP好象没有更多的办法显示出它的政绩,所以它还是继续发展经济,没有投资就没有生产能力的提高和需求的提高。
五是民营企业经济的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好转。大家都知道,2005年的36条和2010年的新36条公布之后,提了很多关于改善民营投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到今年3月份,发改委开会要求各部委出细则,6月底之前一共出了42个政策,各个部门出了42个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都会逐步落实,特别是进入垄断企业等等方面。从这些角度来讲,民营经济明年比今年可能要好一些。今年发改委投资司统计说,民营经济的投资上半年已经占全社会投资的62%,改善之后它的比重就很大了,对经济发展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对投资增长也有一些制约因素,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投资建设的资金来源依然偏紧。大家知道,就近年来讲,很多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资金偏紧,一直是大家头疼的事。虽然我们号称是适度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从紧的货币政策。现在经济还在20%以上,当然利率也调下来了,下调了2个点,关键是准备金率,把大量的资金都收回。本来大家都认为第四季度应该再放松一些,但是由于9月份、10月份数据比较好,所以央行现在又开始控制货币,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再回笼货币,这两个礼拜好象还在回笼,所以资金紧张问题可能比较严重。
其中有几个方面,对企业来讲,今年盈利比去年差远了,前三个季度整体是亏损,10月份整体开始扭亏了。去年盈利增长20%多,今年盈利能不能增长10%现在还没有定论。对企业来说,资金比较少,效益比较差了,就不愿意建新项目,竞争比较激烈也造成没有可投资的方向。从资金角度来讲,对政府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投资快速增长,政府起和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整个经济不景气,企业效益不高,所得税收得少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少了,今年土地到目前为止的出让还是负增长,另外土地价格下降,依靠土地财政建设的地方政府资金来源方面也少了很多,同时他还要按照国家的要求,投保障房、投水利等等,所以他们的资金比较紧张。这样的话,如果今年资金不能改善的话,资金来源也是比较紧张的。
从银行这一块讲,金融机构一方面资金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有些地方银行的贷款也是放不出去,主要是企业整体效益不好,使得银行非常谨慎。因为银行是自负盈亏的,要考虑贷款质量。前九个月钢铁行业、建材行业都很惨,原来大量贷款就不愿意贷,像宝钢在湛江资金就紧张,因为整个钢铁行业不景气,整个行业亏损,相对贷款比较谨慎,这样资金来源也存在问题。10月份贷款增加还不到六千亿,三月份都增加一万亿,到十月份,还是贷不出去,或者说不想往出贷,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
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中国制造业属于过剩,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属于过剩,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有些民营企业已经退出实业,因为制造业已经没有地方可投了,这样就造成了企业缺乏投资热点。这方面今年和明年没有很大的改善,很多企业实业亏损了,就退出了,就炒一炒文物、炒一炒粮食、绿豆之类的。没有投资热点是影响了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也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要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才会投资,现在是有所改善,但是相对来讲,投资热点还不是很多。
东南沿海地区的投资增长将继续放缓。东南沿海的投资,在2008年以前,东部11个省,统计局统计的时候,东部地区一直在50%以上。到2009年以后,就下降了50%以下,去年是47%,说明他们投资这几年都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下降。去年全社会投资是23.8%,北京投资增长只有5.7%,上海只增长0.5%,广东和浙江增长都不到20%。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全国平均7.8%,北京和上海只增长7.2%,广东和浙江也都不到7.8%,都低于平均数。但是就这几个平均数,整体上比重比较大,给经济增长也是往下拉,给投资增长也往下拉。发达地区的基础产业方面的生产能力都已经足够了,像交通、电力等等方面,一些基础产业或者重工业又要往中西部转移,所以他们现在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还是亮点,但是投资数量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数量相对来讲是要小很多。比如一个高速公路一公里就五千万,高铁的话一公里就达到上亿了,这个属于很大,大的钢铁企业投资也是几百亿,一个核电也是几百亿,很多东部不再建设了,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投资增长缓慢也是经济增长缓慢。
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影响经济增长,主要是先影响投资增长。到9月份的时候,所有的数据都是恢复的,价格当然是下降,其他都是上涨,主要是房地产投资还在下降。房地产投资前十个月只是上涨百分之十五点几,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实际上能够保持15%以上的增长确实是不错的,但是大家知道,这是由于去年国家新开工了1043万套的保障房、租赁房,今年又开工了700多万套,这些房子都得由房地产开发商去做,算他们的投资。实际上真正的商品房投资增长是负增长,从拿地的数量来讲,前十个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以上。国家在商品房这一块,特别是商品住宅这一块的政策还是非常严厉的,新开工也很少。今年11月份,房地产又出现了新的迹象,主要是拿地开始多了,新开工项目也有较大的增长,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地方政府悄悄放松的一些政策,地方政府都接受了教训,过去谁一政策公开,中央都来干预,现在都悄悄地干了。另一方面,类似于任志强的说法可能比较见效了,由于开工少,从明年上半年起,至迟到明年下半年,上市的房子少了,价格会更上涨,一些开发商相信他的话,所以现在也开始开工新的房屋了。不管怎么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20%左右,它下降5个百分点,投资增长,全社会就下降1个百分点,就是这种概念。
从整体来说,克强副总理到现在还说,明年房地产政策还不变,但是究竟变不变,可能还要靠灵活性、前瞻性的发展去驱动。如果不放松的话,明年的投资当然也会取得一定的增长,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意志,相对来讲会更好一点。这样的话,明年比较乐观,我们认为明年投资增长将会达到23-24%。今年可以说是达到21%,明年会比今年的投资增长还会高一些。明年从外贸来讲,刚才裴长洪所长也说了,对外贸谨慎乐观。我还要更乐观一些,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慢慢复苏,欧洲经济稳了之后,明年需求来讲会相对好一些,明年我们的出口还会有较大的提高。另外我们明年经济快速增长,进口也会提高,今年上半年甚至到前九个月,我们对欧洲的很多订货,包括德国机械,我们工程机械什么的都是从他们那儿进口,因为我们的经济不景气,进口也减少了,明年我认为还会有较快的增长,如果好的话,明年达到15%左右都有可能。消费的话,今年整体是14%,明年会好一些。我认为明年投资在23到24%左右,经济增长会达到8.4%。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张汉亚研究员,他做了比较乐观的预测,但愿我们明年会比较乐观。我再发布一个消息,本月13号下午在社科院报告厅将发布住房绿皮书,由财经战略研究员课题组,有关住房的投资和消费,将会有最新的成果发布。
下面有请陈克新研究员,就大宗商品问题做一个分析和预测,大家欢迎。
陈克新: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我现在就今明两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形势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主要经济指标筑底,大宗商品市场最低迷的时期已经过去。
前面各位专家已经说了,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大宗商品需求疲弱,这是价格增长下行效益滑坡的主要因素。据中商流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了7.4%,同比下降了6%。预计全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会下降到5%左右,这是关于2012年的。
进入9月份以后,受到国家稳增长措施的影响,中国投资、工业生产、商品零售,也包括我们的出口、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筑底的态势。其中工业增加值从8月份的8.9%回升到10月份的9.6%,两大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重新回到了50的中间线之上。汇丰银行的采购竞争指数创了新高,表明主要经济指标在筑底,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的回暖,使得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价格扬升,这也表明我们商品市场最低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二、增强投资成为刺激内需的重要手段,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温和回升的态势。
从前期扩大需求的系列措施来看,增加投资已经成为重要手段。从9月份以来,PE的投资项目不少,特别是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这些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力度比较大。有一点需要注意,目前全国房地产主要市场也出现了回暖迹象,全国主要城市的价格连续数月回升,特别是10月份,涨幅比从前加大。明年来看,压抑好几年的钢铁需求在观望,境外热钱进入的影响,我个人认为,2013年住宅销售价格完成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可能会好于上年,也就是2013年房地产市场情况可能也会好于2012年,这会带动相关投资品与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因为房地产业牵动面比较广,这也有利于增加国内大宗商品的需求。我非常同意课题组报告里稳投资的理念,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应该继续扩大投资,会加剧产能过剩,不利于调整。当然,我们快投资肯定不能投向过剩领域,比如我们投向粗钢产能的扩张、膨胀,向这些领域投放当然是不对的。但是现阶段中国还有许多投资不足的领域,包括巨大的历史欠帐,比如说环保,我们的医疗、教育、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强大的国防建设等等,这些根本不存在所谓过剩和泡沫,实际上是存在着巨大的历史欠帐,比如说环保,在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在这方面,还有极大的空间,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空间。
通过上述领域的投资,我们国家还可以产生巨大的国内需求,完全可以消化目前制造业的过剩产能,同时还可以减轻对出口的依赖,实现更多的就业,为今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比如说环保,投入十万、二十万亿都不多。这实际上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国家的结构失衡。我们国家结构就是两大失衡,一个是世界工厂和严重环境污染的失衡,另一个是国内需求不足过于依赖出口的失衡。我们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投资,由此带动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就能扭转和改变这两个结构失衡,所以通过增长投资也能实现更和谐发展。
总之,我认为2013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会出现恢复性增长。整体需求情况,2013年也会好于2012年,当然是温和回升的态势。由于我们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时由于全球的流动性极度泛滥,地缘政治紧张和极端天气对农产品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等等的共同作用,地缘政治主要是对石油的影响,极端天气对农产品的影响,加上整体需求情况会好于上年,会推动新一年大宗商品价格向上的趋势,当然这个幅度不会很剧烈,但还是向上的。也就是说,2013年整体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会高于2012年,会加大下游物价的上涨成本推力,这个也是有前提的,如果不出现世界经济二次衰退,也就是说,不出现美国“财政悬崖”,不出现欧债危机的恶化,在这两个前提之下,预计2013年中国PPI有可能结束负增长的局面。
三、外需形势依然严峻,市场回升不会一帆风顺。
分析新一年中国外部需求的形势严峻,主要来自三大风险冲击,这个我不展开说了,总报告里都有。我非常同意总报告的观点。一是欧债危机依然麻烦不断,可能不会出现突然解体的问题,但是急症会转为慢性病,成为长期困扰。二是迫在眉睫的美国“财政悬崖”的问题。三是中日岛屿争端短时期内难以解决,有可能长期化,进而影响了双方的经贸关系。如果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出现下滑,甚至出现衰退,世界经济复苏就可能划一个问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部需求环境难以乐观。受这个影响,这些问题虽然不一定爆发,但是由于它的预期、由于它的不确定性,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产生一些影响,使得它的温和回升不会一帆风顺,会出现多次调整甚至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总的趋势还是向上的。
这是我对今明两年大宗商品价格的看法。由于时间有限,我不展开说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陈克新研究员!各位媒体,我们按照预计的时间完成了发布会的议程,不再安排提问的环节,如果有问题,可以找我们的专家深度采访。谢谢大家的光临,请密切关注这段时间皮书系列的发布。18号,社会蓝皮书,看中国网和中国皮书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