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信息产业部2007年度第一批电子行业标准科研计划的通知(信科函[2007]21号)”,由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7项电子行业标准(项目名称及主要承办单位见附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项目承办单位起草了标准草案,在标准工作组中征求意见,部分标准还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立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中征求了意见。各项目承办单位根据反馈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完成了标准送审稿及相关资料,并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的网站上公示,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公示期结束后,未收到从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反馈的意见。
根据电子行业标准制定的有关程序,9月下旬我们组织了行业内相关专家,在贵阳召开了标准审定会,对这七项标准进行了审查。会议专家认真细致地对标准进行了审查,做出如下结论:
※标准的编制履行了电子行业标准编制的相关程序,送审资料齐套。
※标准的编制符合国家标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有关规定。
※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我国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规定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够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同一层次的标准协调统一。
会议专家同时对这七项标准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议一致同意通过这七项标准的审定。会后,标准编制组将按照会议精神对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标准报批稿及其报批齐套资料上报相关部门。
这七项标准的制定,对建全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中子领域2(主要包括产业链中游的LED芯片、LED器件、LED模块/组件)的标准体系起到重大作用,对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规范市场起到一定保证作用。同时,这七项标准也涉及了产业上游材料:衬底片和荧光粉。下面对这七项标准作简单的介绍:
1.半导体照明术语:包括与半导体照明有关的基本术语、光测量术语、色测量术语、热电测量术语、外延、芯片、封装和部分照明应用产品术语和定义,共有术语140多个。该标准还通过“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这一平台,征求了台湾方面的意见,并编制了“半导体照明术语对照明表”草案。
2.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用蓝宝石衬底片:规定了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用蓝宝石衬底片的参数指标、测试方法、几何尺寸、试验方法、质量保证规定等。
3.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规定了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该标准包括了铝酸盐荧光粉5个牌号和硅酸盐荧光粉7个牌号,对于目前较新的氮化物荧光粉,考虑到其技术和生产还会有很大改进,暂未列入其中。
4.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规定了100mA以上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质量保证程序、试验/检验项目及方法。
5.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包括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光度学、电学、色度学、和热学等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框图、测试步骤和测试条件。
6.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小功率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规定了电流在100mA以下的发光二极管的质量保证程序、试验/检验项目及方法。与以往显示用LED标准不同的是,补充了色度学特性的主波长、显色指数、相关色温、色品坐标等与照明有关的参数。
7.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规定了可见光(包括白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标准系列和品种、以及选择和应用的导则。其应用领域有指示显示、图形和/或文字显示、装饰显示/照明、普通照明等。LED产品选入型谱的原则是:性能指标适用于多种应用场合,有较大应用范围,而且结构、装配和功能不重复;已生产的品种其设计已定型,材料和工艺得到验证,并有适合的质量控制措施,有较好的试验和使用经历;正在研制和待开发的品种是半导体照明领域发展所需要的标准通用品。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这份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用“外量子效率”代替“相对亮度”作为评价荧光粉发光效率的考核指标。由于每个荧光粉产品均有属于自己的绝对外量子效率值,因而在测试比较时就无须通过与标准荧光粉比较来评价其优劣,这样就简化了选粉工作;而且也无需荧光粉供应商和下游用户再去购买标准荧光粉。同时制定了“外量子效率”的测试方法。
来源: 中国半导体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