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华社 新华每日电讯 入冬以来,西安、重庆、郑州、乌鲁木齐等地先后拉响“气荒”警报,节前广东液化气价格暴涨且供不应求。这些情况表明,以煤、电、油紧缺为表征的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鲍云樵说,按目前经济发展速度,2050年我国人均能耗将从现在的1吨标准煤提高到2.5吨至3吨标准煤,国内能源需求量将达40亿吨至48亿吨标准煤(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量约为20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国内一次能源供应能力有限,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受气候影响大,年运行时间少,难以成为主力能源,核电和水电应在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我国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需转化成电力再经3000公里左右的传输才可抵达经济发达的华东和华南,不仅输送困难,而且造成能源大量损耗。与之相比,核电站可直接建在用能中心,彻底解决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的“煤、电、运”难题。
提升核能比例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鲍云樵说,2004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67%,这意味着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得不依赖煤炭,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也在所难免: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我国占7个,近30%的国土受到酸雨腐蚀,30%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而不释放浓烟的核电将为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减排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大懋表示,我国核电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能力已走上自主化道路,安全亦从技术上得到充分保障,条件优于上世纪70年代核电起步时的法国。